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17 03:40:28阅读:

本篇文章2675字,读完约7分钟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贡献了全球粗钢产量增长的80%。今年以来,部分钢材价格的反弹直接刺激了钢厂的复工浪潮,使得产能下降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低集中度和严重产能过剩的阴影一直困扰着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程,成为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数据显示,2016年4月,全国粗钢产量为6942万吨,同比增长0.5%,同比下降0.7%;钢铁产量增长0.5%,增速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6.3%,同比下降3.9%。就价格而言,钢铁价格大幅反弹。4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78.42点,较上月上涨11.29点,较去年同期上涨4.43点。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在去产能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看待钢铁行业的过山车现象?并购重组是解决结构失衡和恶性竞争的好办法吗?钢铁行业的供应方改革应该关注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建起。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钢铁产能下降应关注两个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产能下降的现状如何?在去产能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周建起:中国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已经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

首先,政策削减正在大力推进。各地都在严格按照降低钢铁产能的计划行事。与最初的削减相比,目前的削减幅度更大。例如,在河北省前两年的钢铁产能下降中,许多钢铁企业已经停产,并且不缺乏废弃产能。但目前,降低的生产能力基本上是企业的实质性生产能力。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其次,以市场为导向的并购已被提上民营钢铁企业的议事日程。目前,民营钢铁企业两极分化,少数竞争力不足的民营钢铁企业于2015年停产,部分优势民营钢铁企业正在规划资源整合。典型案例是剑龙集团收购山西海鑫钢铁,以及典型民营钢铁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目前,钢铁产能削减工作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钢铁产能退出涉及的人员安置和银行债务处置。中央政府出台了人员安置财政补贴措施。地方政府在充分利用中央资金的同时,也要多渠道筹集人员安置资金,同时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保障工作,并根据地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银行债务处置工作。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第二,如何使没有竞争力的生产能力和落后的生产能力真正退出,而不是仅仅停止生产线。真正的退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能的拆解,二是企业的退出。目前,各地政策导致产能下降,产能基本被拆除。然而,目前,钢铁企业的退出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力量。基本情况是,很少有钢铁企业真正退出市场,经营状况不佳的钢铁企业基本上停止生产,即生产线停止。市场形势好转后,停产的钢铁企业将陆续恢复生产。这导致了短期内钢材价格的起伏。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政府进一步提高排放、就业和生产标准,严格执法。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过山车”现象值得关注

《中国经济时报》:钢铁价格将在“去产能”后回升,许多已停产的钢厂可能会恢复满负荷生产,从而为新一轮产能过剩埋下隐患。如何对待这种现象?

周建起:市场的基本功能是找到价格。短期现货市场钢材价格的波动反映了市场供求的真实情况。2015年,由于钢材市场持续下滑,少数钢铁企业停产,各地也在严格执行减产计划。这两个因素减少了钢材市场的供应。与此同时,自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钢铁市场需求出现反弹。正是由于供需的下降和上升,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在短期内迅速上涨。但是,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非常有限,而供给的增长速度太快,这就导致了价格的快速下降。目前,市场称这种现象为“过山车”。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已经到了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形成新的经济常态的关键时期。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也可以在政策层面加大对钢铁企业并购的推动力度,避免形成更大的风险和更高的成本。但是,必须避免对企业的过度干预,否则,并购的低效或无效将不利于新经济常态的形成,并将付出更高的改革成本。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解决产能过剩的关键阶段。在最近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许多与会者呼吁进行新一轮并购,以提高行业集中度,解决困扰钢铁行业多年的结构性失衡和恶性竞争等“难题”。你觉得这个观点怎么样?并购重组是解决结构失衡和恶性竞争的好办法吗?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周建起:兼并重组确实是解决钢铁行业结构性失衡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说是行业结构性失衡和恶性竞争的结果。当行业供需失衡达到严重程度时,行业内企业间的并购将会更多。这反映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化特征。

但是,如果允许经济发展,完全依靠市场力量,通过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就会有两大弊端:

首先,它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波动,企业和社会将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一般来说,经济和社会可能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

其次,它可能会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当行业所处的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时,行业面临着结构转型的挑战。行业中的各种主体和要素都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逐步形成新常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过程,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产业调整过程过长,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但是,如果以行政干预为主,政策性并购可以避免更大范围的风险,加快产业调整的时间,也有明显的弊端:并购有可能因为违反市场规则而失败,从而付出更高的改革成本。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政府主导的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案例,但成功案例很少,且大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并购重组也叫“郎朗匹配”。“朗朗沛”的并购重组失败在其他行业并不少见。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因此,通过兼并重组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现实途径是市场与政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应该“无所作为”,而应该“做应该做的事”,不能对市场形成过度干预。

钢铁行业的供应方改革侧重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时报:你对钢铁行业的供应方改革有什么建议?

周建起:钢铁行业的供方改革重点是结构调整。具体来说:

一是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和落实企业退出保障,让落后、无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退出市场。

第二,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做到两件事:第一,对于民营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其次,对于国有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可以考虑利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结合企业与地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建立跨省、跨中心的区域性国有钢铁投资运营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前提仍然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三是引导钢铁企业转变“求大”的供应理念,树立“重质量、重需求”的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打破中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的传统痼疾。

标题:钢铁去产能需市场、政策有机结合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6280.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