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贷联动的积极意义与风险防范
本篇文章1984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贷款联动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促进银行业转型创新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加金融总供给,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金融工具,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使用得比较成熟。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投贷款联动将促进银行公司治理、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在公司治理方面,试点银行设立投资职能子公司将有助于深化内部制度和机制改革,特别是完善高管和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如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激发银行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生机。子公司成立后,条件成熟时,可以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促进公司治理机制和结构的优化。
在盈利模式方面,试点银行将加强与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管理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通过建立金融机构战略联盟获得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股权+债务”融资业务的收益;凭借我行自身丰富的客户资源,还可以为战略联盟合作机构提供包括财务咨询、托管和现金管理在内的综合服务,增加我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也为银行进一步推进一体化经营进行了新的探索。
就风险控制能力而言,银行传统上擅长向企业提供债务融资服务(重点是信贷投放)。在投贷款联动中引入股权投资,将加快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塑,推动银行完善投信贷自主审批机制,重视风险传染“防火墙”建设,提升客户甄别和贷前调查能力,逐步完善投资退出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投资子公司积极创新,也有助于银行母公司稳健经营。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投融资联动满足了企业差异化的投融资需求。科技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中小科技企业,具有资金匮乏、担保品匮乏、成长速度快、风险高的特点。在传统的风险控制体系下,他们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投贷款联动试点后,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将拓宽,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将得到缓解,企业杠杆率也将下降。更重要的是,在这类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得到银行的信用支持后,银行的信用背书将会给科技企业带来许多改进,包括信用评级、人才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以及议价能力的提高。
同时,试点银行将完善投贷款联动业务的风险管控体系,对科技企业潜在客户采取信贷与投资并行的风险审批制度,以防范和控制科技企业孵化过程中的风险,这必然对进入市场的企业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技企业努力改善公司治理、经营业绩和财务可靠性,并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带来帮助。
当然,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投资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但其风险也更大。中小企业在初创和成长过程中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按照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体系,这类企业在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方面远远没有达到银行的安全要求。此外,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与银行审慎经营的风险管理理念相冲突。因此,实施投贷款联动后,银行应在支持创业创新型企业和提高资产质量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应形成信贷和投资自主审批的原则,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准入审查机制,定期对合作名单进行复审,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客户停止新业务;建立贷前调查与合作机制,要求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完整的客户尽职调查报告,并在贷款前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建立投资后管理合作机制,根据贷款规模和对我行的重要性选择客户,与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及时判断信贷资金的风险状况;在选择行业时,我们应该选择几个重点子行业,然后从中筛选出重点客户;在筛选客户时,我们应该依靠自己的专业团队和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行业和产业市场进行仔细的调查;通过专业风险投资机构、设定高利差和股权投资,确保高回报覆盖高风险,建立和完善投资退出机制。
当然,有些人担心,银行通过投资和贷款的联系介入风险投资业务,可能会挤掉风险投资/私人股本的空生存空间。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投贷联动不仅不会占据vc/pe的生存空空间,而且有利于风险投资业务的更好发展。银行和vc/pe对科技企业的孵化是双赢互利的。对于vc/pe,银行可以通过其广泛的客户资源帮助寻找业务和资金,并提供相关的业务支持,如现金管理和投资管理。对于银行来说,可以通过与vc/pe建立战略联盟来深化客户关系管理,改善和提升银行的关系链和价值链。
此外,银行和vc/pe满足了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仍有必要考虑如何处理传统信用风险体系与投资风险体系之间的关系。因此,更现实的方法通常是只向获得风险资本的初创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例如,美国硅谷银行主要介入企业投资风险最低的阶段,在A、B轮融资之间投资技术初创企业。当银行投资一家企业资质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企业时,Vc/pe已经先于银行介入。此外,银行介入风险投资企业后,企业将获得银行的信用背书,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价值,增加风险投资的投资价值。
(作者:恒丰银行研究所)
标题:投贷联动的积极意义与风险防范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6242.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