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陆家嘴论坛】“偿二代”元年 偿付能力“倒逼”效果显现
本篇文章1866字,读完约5分钟
2016年是实施第二代的第一年。经过去年的试运行和今年第一季度的正式运行,支付第二代的效果已经显现。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6年6月12日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中国保险业改革新起点”第二代交费子论坛上表示,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未达到第二代交费标准的保险公司数量较去年第一季度大幅下降,第二代交费迫使保险公司调整业务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效果已经显现。
第一季度,该行业的偿付能力充足且稳定
2012年,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形成符合国际标准、适应中国保险业发展阶段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2015年,第二代正式发布,进入实施过渡期。自2016年起,第二代监管体系正式实施。与第一代不同,第二代强调三大支柱: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和市场约束机制,进一步体现了监管的风险导向。
从去年开始试运行到今年第一季度,今年和本季度的试运行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与去年第一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相比,在支付第二代监管体系下,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数量大幅减少。陈文辉说。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97.5%的公司达到了偿付能力标准,只有三家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去年第一季度,有13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
去年,当两套系统同时运行时,发现第二代系统下的偿付能力不足,很多公司都在进行重大的业务重组,或者用增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陈文辉说。
事实上,由于不同的业务结构,支付第二代带来的杠杆效应完全相反。
过去,企业规模越大,资本越高,但在第二代下,情况并非如此。一些业务质量非常好的公司正在扩大业务规模,偿付能力的增长仍在增加。对于那些业务结构不太好的金融产品,如经营短期业务的寿险公司,保护程度不高,占用的资本会大大增加,一旦规模大大增加,偿付能力就会不足。陈文辉说。
太平洋人寿保险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景辉表示,CPIC人寿在过去几年中通过不断转型,大力发展个人业务和长期寿险业务。去年,随着业务规模增长10%以上,第二代下的偿付能力提高了50个百分点。解释偿付能力是一个杠杆,可以刺激好的业务和惩罚坏的业务。徐景辉说。
陈文辉表示,对于偿付能力较差或综合风险评级较低的机构,中国保监会将采取停止设立分支机构和接受新业务等监管措施。
第二代如何改变保险业
陈文辉表示,目前第二代运营成果给整个保险业带来了几个特点:一是全面、科学地衡量行业风险;第二,增强全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力。
事实上,支付第二代是通过借鉴欧洲的偿付能力ii和美国的rbc,并结合中国的特点。
这些机制是不同的,尽管它们背后有共同的要求,包括对偿还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Rbc在美国基本上是一种基于风险的方法,它需要满足国家报销的要求,并且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化的风险模型。在欧洲,这是一种基于原则的方法,对成员公司有约束力,个别公司应定义和解释自己的还款方法。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马克·塔克表示。
他表示,不同于欧洲偿付能力ii(在集团层面只有一个标准),为第二代支付的待遇有所不同。不同的市场当然需要不同的监管结构,有些市场需要特殊的解决方案。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会计准则,所以我们不能用一套方法来普遍适用。因此,在支付了第二代之后,我们意识到短期投资和长期银行准备金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监管方法。
安联保险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乔治·萨托雷(George sartorel)也表示:中国的第二代还款在风险表征方面非常好,这可以帮助你了解什么样的公司,不仅是还款风险,还有操作风险,不仅是资产风险,还有声誉风险和债务风险。
徐景辉认为,现在是为第二代买单的时候了。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三期重叠的长期时期,利率波动中心下移。从全球经验来看,利率持续下调是影响寿险行业运营的最重要风险因素,这将对寿险公司的稳定运营带来巨大挑战。新常态下,保险公司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在开放前端、控制后端的新监管政策指引下,第二代支付的实施适应了日益复杂的风险管理趋势,将有效推动保险公司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闭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保险公司在市场化改革浪潮中守住风险底线提供有力保障。徐景辉说。
陈文辉表示,根据支付第二代建设的情况,下一步有四个重点任务:一是建立更加完善和科学的监管体系,包括修订偿付能力管理条例。二是完善综合风险评估体系;三是开展原始风险管理评估项目;第四,进行充分的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
标题:【2016陆家嘴论坛】“偿二代”元年 偿付能力“倒逼”效果显现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4278.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