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科技、产业“两张皮” 让供给侧改革来得更猛烈些
本篇文章1726字,读完约4分钟
谢勇
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科技人员可以保留人事关系,三年内离职创业。
科技创新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吗?目前,基本共识是,中国目前的创新创业、多种经营模式创新,缺乏硬技术创新。大学、研究所和其他科研机构本应成为中国经济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但实际上它们在本轮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根据彭博最近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韩国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八,中国排名第21。富国证券(Wells Fargo Securities Co .)分析师杰伊布莱索(Jay bryso)表示,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其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其科技发展仍基于抄袭,而非自身研发。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引用的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的数据,2014年中国公布的授权发明专利约为229,700项,比2013年增长4.8%。根据第一个专利权人(申请人)所在的国家,中国机构(个人)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约为16.3万件,占70.94%。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的机构类型来看,2014年,中国高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约38,100项,占中国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的23.4%(不含外国驻华机构);研究机构已获得约13,600项授权发明专利,占总数的8.32%;公司已获得约92,300项授权发明专利,占总数的56.65%。
如果从历时的角度来比较,这个变化轨迹就更清晰了。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大学平均每年获得11300项授权发明专利,研究机构平均每年获得4400项专利,公司和企业平均每年获得52400项授权发明专利。
这表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公司和企业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作为科研成果“大生产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缺陷”。
中关村(000931)不是硅谷,中国也没有斯坦福。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站在地球的顶端”——即所谓的站点,即通过大众创业和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网站不容易。科技与产业的“两张皮”问题是中国经济实现科技创新动力的致命弱点。在2015年两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副主任邵之庆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0%...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不尽如人意,转化率只有10%左右”。清华大学科技发展部副部长胡璋说:“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最典型的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目前无法使用;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不愿意由大学和研究机构来解决。”
“企业家+大学技术(科学家)”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科技创新模式。目前,被视为科技创新重要保障的《百度法案》(Baidu Act)能够实现“以某种方式向公众转让新技术并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方式必须具有更高的效率”的目标,在于成功解决大量政府资助的研究和科研人员从中获利的问题。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制约,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合作渠道,高校及其背后的行政机构与市场化存在冲突,评价体系单一,这决定了我国产学研创新驱动一体化的理想只能是“看起来很美”。
投资者王煜全在《全球之窗:中国的积木式创新和新机遇》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他投资的cere master公司通过超声波振荡使中风患者大脑中的血块振动,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缓解血栓形成。事实上,国内也有类似的研究,但由于科技水平粗糙,频率不准确,不仅血栓没有疏通,反而造成颅内出血。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王煜全开出的药方是利用中国的制造业和中国的资本,去美国获取合适的技术,在中国建立企业,以积木的形式完成创新。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王煜全的逻辑是完美的,但它更像是基于现有现实的无奈选择。马云在亚布力论坛上反驳了刘董强,称企业家不能只做简单的事情。事实上,改革者也是如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加以重视,而科技创新的供给侧改革和实现企业家+科学家的良性模式也是必须啃的骨头。
(作者是一名企业家和评论员)
标题:融合科技、产业“两张皮” 让供给侧改革来得更猛烈些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3823.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