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农受伤背后:大量乳企勾兑复原乳 收一吨奶少赚3000元
本篇文章2123字,读完约5分钟
这些乳制品公司买这么多进口奶粉是为了什么?做牛奶!一位奶农告诉记者,将奶粉变成复原奶,然后添加到各种乳制品中,不仅是液态奶,还有巴氏杀菌奶,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然而,中国法律明确规定,复原奶不允许用于巴氏杀菌奶,而其他使用复原奶的液态奶需要在标签上明确标注。1月15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各大超市,发现只有少数牛奶饮料和酸奶产品恢复了牛奶标签,其他大部分乳制品的配料清单上都是鲜奶。
这些鲜奶中有多少是生奶,有多少是复原奶?就连企业本身也说不清楚。但事实是,尽管这些由原料奶和复原奶制成的液态奶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上差别不大,但它们的营养价值却大相径庭。
乳品专家王定绵告诉记者,液态奶制作奶粉的过程需要经过两到三次升温和脱水,而用奶粉制作复原奶时,又要加水、加热和消毒,几次升温肯定会导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这往往是乳品企业的隐性信息。
尽管该行业一再呼吁建立进口奶粉的配额和反倾销机制,但在各种利益博弈下一直没有采取行动。在王定绵看来,中国乳业已经逐渐进入复原奶时代,而倒奶杀牛危机的爆发只是开始。中国奶农的生活状况值得关注。
复原牛奶的大规模入侵
在过去的五年里,大包装进口奶粉的数量逐年增加。2008年至2012年,进口奶粉的数量分别为100,800吨、245,000吨、414,000吨、525,000吨和572,900吨,但在2013年,这一数字突然飙升至854,400吨。
过去,当国际牛奶价格高的时候,进口奶粉只是作为国内牛奶来源的补充。然而,随着近年来国际牛奶价格的下降以及收购和生产成本的节约,企业开始增加复原奶的使用。一位乳品老手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巴氏杀菌奶也使用复原奶,比例不同,高达30%,而液态奶的比例更高。
记者就复原奶的使用和标签问题咨询了蒙牛、伊利、光明等乳品企业。对方拒绝透露具体用途,只是说复原奶的使用和标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而广州当地一家乳品企业表示,所有使用复原奶的产品都将贴上标签。
根据海关数据,2014年1-6月,中国进口奶粉68.12万吨,同比增长75.08%,进口金额3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商务部发布的最新进口监测信息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奶粉(包括婴儿配方奶粉)90.01万吨,同比下降9%;其中,12月份入境人数为4.76万吨,同比下降57.3%,但环比上升33.3%。
但是,由于用现有技术很难检测出成品中是否有复原乳,只能根据企业当年购买的进口奶粉和国产奶粉的数量和产量进行粗略估计。然而,这位乳制品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被跟踪,乳制品企业往往会尽最大努力伪造假象。
有些人会将奶粉放回地里,然后运回工厂,这样其他人就会认为它是用新牛奶制成的;也有人进口,所以在海关没有真正的买家。上面提到的人说。
王定绵还指出,不仅进口奶粉在上升,而且进口液态奶也在逐年上升。大量的外国牛奶和外国奶粉涌入中国市场,构成了外国牛奶和国内牛奶的无烟战争。除了浓郁的风味,奶源因素也是这些外国牛奶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国的牛奶和恒天然的田园牛奶一度被质疑为复原奶。
使用它,而不是将其标记为隐藏规则
惠州市安溪镇内农坛先生告诉记者,进口奶粉已经从去年初的5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5万吨。如果按1吨奶粉加8吨水计算,每吨复原奶的成本只有2700元/吨,而他们的鲜奶的最低成本价约为4500元/吨,两者之间的差价已经翻了一倍多,中间商没有包括在内。
在没有人收到牛奶后,我们去了很多乳品公司进行沟通,人们明确表示,收你的牛奶会少赚3000元。谁会这么做?谭先生说。
据记者了解,由于酸奶对原料奶的要求较高,如果出现药物残留、抗生素等问题,酸奶就不能发酵,所以很多乳品企业会选择用复原奶作为酸奶的原料。
15日,记者走访超市,发现健康、华农、香满楼等品牌酸奶产品的配料单中使用了原料奶,并注明了牛奶的比例。蒙牛和伊利的乳酸菌产品是脱脂奶粉。然而,全伟酸奶使用牛奶和奶粉,但它们的内容没有标明。
在液态奶和牛奶饮料方面,伊利、唐嫣和娃哈哈营养快递等品牌在其包装盒上标注了复原奶,而原料奶则标注在产品成分清单上。王寨牛奶,一种牛奶饮料,在其产品成分表中标注有复原奶,占80%。蒙牛未来之星、娃哈哈双威、金威儿童奶粉等成分列表中没有标明原料奶的比例。
好又多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复原奶是否有标识对消费者影响不大。大多数消费者关注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但很少关注是使用复原奶还是鲜奶,也没有办法区分这些差异。由于促销活动,酸奶的销量比纯牛奶好。
据了解,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和管理的通知》(又称第24号通知)就规定,巴氏杀菌奶生产中不得添加复原奶。同时,凡用复原乳生产加工灭菌乳、酸奶等产品的,无论数量多少,复原乳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明,复原乳的原料比例应如实标注在产品成分表中;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又称31号文件)也有相关规定,但市场上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王定绵认为,用复原奶做原料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企业必须明确,不能混淆消费者,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
标题:奶农受伤背后:大量乳企勾兑复原乳 收一吨奶少赚3000元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4668.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