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16 09:20:33阅读:

本篇文章1589字,读完约4分钟

引导阅读

如果lg电池不能进入准入名单,SAIC等自主品牌别无选择只能转换,那么《通知》鼓励本土电池企业,同时压制本土追求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使这些原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只能被动地降低竞争力。

“即使我们愿意花费精力和成本更换电池,已进入目录的现有25家电池公司也可能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与我们合作。”5月22日,一家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叹道。

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三批《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条件》企业目录。除了之前公布的两批,共有25家电池企业入围。根据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使用未列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不会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因此不能获得补贴。这意味着,lg三星等一批使用韩国电池的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遭遇巨大麻烦。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此后,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修订《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该规定将放宽对销售车型的限制。如果已经获得目录,将给予一年的调整时间,但这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新能源企业高端发展的障碍。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为了创造高性能的新能源产品,电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但现在它们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即由于一纸政策,它们不能出售。以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集团(报价600104,购买)为例,所使用的a123和lg电池不在通知要求范围内。如果lg电池不能进入准入名单,SAIC等自主品牌别无选择只能转换,那么《通知》鼓励本土电池企业,同时压制本土追求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使这些原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只能被动地降低竞争力。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移交不仅仅是时间问题

"更换现有电池至少需要一年时间。"SAIC新能源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增加产品升级,将需要两年的过渡期。

关键问题不是时间。事实上,SAIC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至少有三年的研发周期,如荣威950与lg电池。电池没有更换,仍然有大量的车辆开发和验证工作。

在通过目录的25家电池公司中,目前几乎没有公司拥有插电式混合电池产品。与纯电力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对电池的要求更高,而SAIC对电池的要求更高。

“这25家公司中有哪家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即使他们能满足要求,他们是否愿意为我们提供合适的产品?”江淮汽车内部人士也对此表示担忧。

“现在高性能电池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前,由于电池容量不足,电动汽车在大部分地区缺货。”一位新能源专家告诉记者。

像这样进入销售目录的荣威950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即将上市的车型。

例如,SAIC最新的新能源汽车Erx5和第一款网络汽车Roewe RX5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将按原计划于11月推出,通知规定从7月1日起,未进入推荐目录的将不再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如果没有补贴,整个汽车将没有竞争力,SAIC的数亿投资可能会冲击水漂。恐怕在电池上市之前,更换电池会延误销售机会。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不完全依赖韩国电池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lg电池时,SAIC负责新能源技术的工程师告诉记者,这实际上是SAIC的最佳选择,它是第一个进入新能源蒸汽领域的国家。SAIC是中国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汽车公司之一。2009年,SAIC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美国a123和韩国lg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具有最强的综合竞争力."一家互联网汽车制造企业的专家也告诉记者。事实上,lg也是国际汽车公司普遍使用的电池,例如,通用汽车公司volt使用lg电池。

lg电池不能满足要求的关键是,通知要求电池在中国制造和开发。目前,lg和三星在中国的R&D中心仍在建设中。这意味着一旦通知生效,这些产品将不符合访问列表,导致无法销售。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早期采用lg电池后,也在精心布局,打造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例如,SAIC在电机、电力驱动和电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早在2010年,SAIC就投资484.5万美元与a123系统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上海捷信动力(爱基,净值,信息)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动力”),SAIC拥有该公司51%的股份,在安亭生产电池系统。随后,万向集团于2013年6月收购a123后,捷信动力成为SAIC和万向的合资企业。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然而,捷信动力只生产电池系统,而SAIC使用的电池仍由a123在美国的工厂生产。万向收购a123后,还在杭州萧山建了一条生产线。然而,由于产能问题,万向的国产电池主要供应给广州汽车和长安汽车。

“在美国进口电池的成本很高,SAIC一直致力于建设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据知情人士透露,“catl和万向a123也在为SAIC开发特殊电池,以满足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使用,但该项目要到明年才会实施。”据SAIC内部人士称。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支持当地电池行业应该是渐进的

事实上,美国生产的a123、lg和三星电池都被业界公认为高能量密度、一致性好,后两者由于规模效应而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这对自主品牌打造高性能、低价格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非常有利。

当然,随着自有品牌产品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lg和三星电池。江淮汽车的iev4以前使用郭萱电池,iev5开始使用李绅电池,iev6升级为三星电池。吉利的新能源产品也使用一些lg电池。

通知实施后,长安、吉利、江淮等企业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也支持国内电池行业的发展,我们也想掌握核心组件。”对于通知的要求,许多自有品牌企业表示,“但出台新政策至少要征求企业的意见,为企业调整时间。”

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针对目前的形势,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外资扩大本地产能或R&D本地化需要时间;但是,企业将不符合通知要求的电池更换为符合要求的电池需要时间。

“国家政策应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有必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和修订,并抓紧支持当地电池行业,强制使用国产电池。一旦损害了当地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也将对未来的新能源产业造成损害。”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编辑何芳)

标题:第三批电池公布之后:本土新能源汽车遭遇高端化尴尬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5865.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