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会:文化产业融合实体经济 七成出口面向“一带一路”
本篇文章2791字,读完约7分钟
深圳文化博览会: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70%的出口面向“一带一路”
深圳文化博览会
5月16日,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2000多亿元的巨额成交额结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参观展览时了解到,一方面,“技术+文化”、“文化+实体经济”等新业态出现,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铺平了道路。
本报记者戴多利实习生郭家英深圳报道
5月16日,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ICIF”)以2000多亿元的巨额成交额闭幕。
ICIF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天,深圳会展中心门口人山人海,排了几公里的长队。虽然买门票要花50元才能进入会场,但这并不妨碍公众的热情。
许多买家也乘公共汽车来展厅寻找项目。他们组成了几个团队,在举着标语的志愿者的带领下,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了展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参观展览时了解到,一方面,“技术+文化”、“文化+实体经济”等新业态出现,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铺平了道路。
万亿美元的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深圳文化博览会所反映的信息是,消费端的普通市民和生产端的企业都对“文化”充满热情。
2015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582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2%。与2013年最新统计数据相比,增加值增长21.0%,年均增长10.0%。深圳文博会的营业额数据也可以作为证据:实质营业额(不含故意营业额)从2013年的1174.02亿元飙升至今年的2032.01亿元,增幅为73.0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平认为,文化产业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推动了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
中国去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文化消费仅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而美国和欧洲的比例为30%投资者、第一路演研究部主任徐莉表示,这表明国内外文化消费存在一定差距,也表明中国文化消费仍有很大提升。
4月28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在谈到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时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培育文化消费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撑点,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文化+实体经济
除了外部力量的拉动,文化产业的增长也与“内部力量”的增强不无关系。深圳文化博览会的变化是,许多企业开始探索“科技+文化”和“文化+传统产业”的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ICIF注意到,许多具有高科技元素的文化产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出现在猴年春节晚会上的深圳游碧轩机器人,实际上可以讲故事,吸引了许多跟随父母来到展览的孩子。中国电影体验馆推出的虚拟现实技术电影观看模式,让许多排队的年轻人说他们想“戒掉新技术的瘾”。在ICIF的九个展厅里,这种融合了“高科技”的新产品并不少见。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张表示,市民的热情恰恰表明高科技元素有能力促进文化消费。
“文化的传承本质上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应该是创新。”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要用新技术、新方法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人情,也要为高科技提供有利可图的产品载体,把发明和发现的技术转化为实体。”
在世博园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注意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文化+传统产业。玉器和泥塑等文化工艺品不仅在ICIF展出,而且家具和食品等传统行业的产品也带来了“文化”的兴奋。
广东中山红谷轩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家具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他们公司希望打出“文化”牌来摆脱经营压力。该公司试图邀请国外优秀设计师设计新的风格,赢得了市场反应。据她介绍,红木家具价格中体现的“文化”元素与昂贵的红木原材料没有什么不同。
“科技+文化”和“文化+传统产业”的新形式是ICIF主办方的推广重点。据深圳市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介绍,本次展会的主展厅共有146家企业属于“文化+”新业态,“跨境文化融合”是众多省市展览的重点。主展厅和分会场有30多项活动,主题是跨境文化融合。ICIF已成为跨境文化融合、创新和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传统文化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有两个越来越突出的典型特征,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向“服务”转变,并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经济的普遍特征。
报告提到,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突出特点是产业的“关联性”高,驱动力强,主要产出转化为相关产业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合,演变为“体验经济”。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这种“相互渗透”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
“一带一路”市场有待挖掘
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不仅在于广阔的国内市场,还在于海外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岸国家的“蓝海”。鲜为人知的是,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化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3月发布的《2004-2013年文化产品和服务国际流动》报告,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达到601亿美元,是279亿美元的两倍多,位居第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
张剑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优势在于丰富的文化资源积累、突出的特色和较强的包容性,这已经为海外国家提供了互动的基础,特别是许多中国电影、电视剧和书籍已经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我们一直拿着一个金饭碗,但它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张剑平说,“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未来产业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要发挥其在‘民心所向’和人文交流中‘一带一路’的主动作用。”
据统计,该ICIF出口交易额为176.972亿元,同比增长7.35%。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137.377亿元,占ICIF出口总额的77.63%,比上年同期增长34.89%。
然而,张剑平也指出,中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制造业、商业、能源等行业相比,中国“走出去”的步伐相对滞后,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既懂中国文化又懂目标语言文化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不足;二是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文化产品的创意和原创性有待加强;第三,中国仍然需要加强对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为此,我主张通过对外开放来增强国内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张剑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编者:李波,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daicc @ 21jingji,libo @ 21jingji)
标题:深圳文博会:文化产业融合实体经济 七成出口面向“一带一路”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5458.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