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宣告万达第四次转型“轻重并举”
本篇文章3612字,读完约9分钟
王健林表示,万达将启动第四个转型计划,未来将从房地产为主转向服务为主,不会投资新的万达广场。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万达将推出第四个转型计划。
《诗经》中有云:“天若无雨,伐桑田,为家计。”
购物中心就像逆水行舟。速度越快,规模越大,这意味着它们必须承受更多的风暴。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怪物”,在“新常态”下,如何适应新常态成为万达集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近日,在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的年会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宣布了万达的“新打法”。据王健林介绍,万达将启动第四个转型计划,未来将从房地产业转向服务业,不会自行支付新万达广场的费用。到2020年,万达将形成四大板块,即商业、文化旅游、金融和电子商务,基本相当,完全实现转型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新常态下,这种转型对万达来说是一种无奈和必然的选择。
走上“轻重并重”的道路
就万达在商业地产中的地位而言,它无疑可以被称为“帝国”。
自2005年万达开发第一个万达广场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王健林领导下的万达业务开始“攻城战”,连续九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
短短十年,“万达速度”使万达成为“怪物”,全国110多个城市开发了109个万达广场,总资产高达5341亿元。
“如果你不创新,你就会死。”在王健林看来,房地产业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业,不会永远繁荣。如今,大规模、高周转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不是长久之计。万达需要向前看,尽早布局,做文化、旅游和零售。
在几天前的万达集团年会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也抛出了万达第四次转型的信号。与1993年万达从地方到国家的第一次转型、2000年从住宅到商业地产的第二次转型、2006年从进入文化旅游地产到发展成为综合性企业的第三次转型相比,这一转型尤为显著。
王健林表示,万达的转型分为两个方面。从空的角度来看,它正从一个中国企业转变为一个跨国企业;从内容上看,是从房地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包括万达和万达商业地产。
万达将逐步告别房地产行业,推动“轻资产”模式成为万达转型的核心。
万达过去的成功依赖于“资产密集型”模式,即所谓的城市综合体,该模式建造了一个万达广场,附近有一些公寓、办公楼和商店出售,并通过房地产销售产生的现金流支持万达广场。改造后,万达广场新建时,万达只负责万达广场的设计、建设、投资、运营、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投资由他人进行,资产也归投资者所有。
在王健林看来,这种模式没有房地产销售,这是一种准金融投资行为。万达和投资者分成净租金收入,收入是通过租金获得的,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使收入趋于稳定。“未来,万达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提高租金与净利润的比例,并将租金与净利润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据报道,万达商业银行现已与嘉实基金、快钱公司、光大安石和四川信托签署透支协议,并与国内外多家投资银行、保险和基金公司进行了洽谈。此后,万达正式走上了“强调重要性和严肃性”的道路。
王健林表示,到2020年,将形成商业、文化旅游、金融、电子商务四大板块,转型升级将全面实现。
“现金流”强制转换?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过去的赌马时代已经逐渐消逝,盲目追求规模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转型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不可回避的多选问题,万达也不例外。
人民房地产智库负责人蔡为民表示,万达的转型是一种无奈和必然的选择。如果不转型,万达目前的财务状况已经难以维持其快速发展的需求。
与住宅建筑不同,商业地产的回收期一般较长。在万达之前,为了保持快速的规模增长,万达所采用的模式也不同于许多以地产为主的商业地产。所谓的万达模式更多的是指万达“以租代卖”的模式,通过房地产销售来维持现金流发展。
换句话说,万达通过自身的资源和品牌优势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土地,在万达广场和配套企业的帮助下,通过土地的快速升值,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了可销售的房产,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并提取资金回馈业务。王健林曾经说过:“收购土地的成本要比其他公司便宜得多,至少便宜一半。”
这导致万达商业对房地产销售的强烈依赖。2011年至2013年,万达商业地产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8亿元、591亿元和868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物业开发和销售,而非物业租赁和管理。根据万达发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万达商业地产合同收入为1827.3亿元,其中房地产(报价、咨询)(10.19、0.15、1.49%)合同收入为1601.5亿元,占近90%,比例较高。
此外,万达要求每个项目在征地后18个月内完成,24个月内运营。
“快”万达模式也注定要依靠万达商业地产的地产优势进行投资推广,万达院线(报价、咨询)、万达百货、北京大歌手ktv等万达业务也经历了快速扩张。
如今,在新常态下,随着商业地产的过剩,房产销售速度和价格的缓慢增长,以及土地价格的上涨,过去低价获得土地的机会越来越少。万达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与今年相比,万达的年度支出也呈现出不利趋势。
从销售费用率来看,与万科、华润、世茂等巨头相比,万达商业地产2011-2014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率在2%-4%之间。过去,万达商业地产的平均销售费用率在5%以上,2014年上半年甚至飙升至9%。从管理费率来看,2011年至2013年,万达商业地产的管理费率约为6%,一直处于行业内的较高水平。
王健林在年会上也坦言:“集团总部和各个系统都存在管理成本高的问题。”
在内忧外患下,万达年投资超过200亿元,万达模式的后遗症近年来逐渐重现,现金资金似乎“无法应对”万达的快速扩张。
据统计,万达商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近几天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从2012年的115亿元下降到2013年的69亿元,201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下降到-89.5亿元。
为了满足资金需求,万达只能通过大规模融资来维持其现金流。数据显示,万达商业地产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逐年保持巨大态势,2012年为185.51亿元,2013年为379亿元,2014年上半年为351.36亿元。
此外,万达仍拥有总建筑面积679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这也需要万达投入大量资金。虽然万达的总资产高达5341亿元,但截至2014年6月30日,万达的商业地产应付款达到1449亿元,银行贷款和未偿债券总额接近1800亿元。2014年底,万达通过ipo融资288亿港元(约合230亿元人民币),这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对于万达来说,目前的征地成本一直在增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整体控制成本也在增加。通过轻资产模式,可以降低资本投资成本,并获得与其他优秀房地产基金公司的合作。”房地产评论员严跃进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测试这种轻资产模式能否继续平稳运行需要时间。“在转型的背后,未来是否会侵蚀万达的品牌力量,也是一个需要防范的风险。”
“投资者只有在看到项目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时才会进行投资。万达广场等商业地产业务能否保证运营效率是一个挑战。”中国投资咨询房地产研究院尹向《时代周刊》表示,虽然万达拥有较高的品牌声誉,但其影响因素因地而异,仍面临相当大的风险和挑战。
前面的路是复杂的
王健林表示,到2020年,万达将形成商业、文化旅游、金融和电子商务四大板块,全面实现转型升级。
与风雨飘摇的商业地产相比,万达的文化旅游更加稳定,影院成功地将amc转化为盈利,并推动其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影院。例如,万达旅游、影视公司、ktv、大歌手等业务都超额完成了业务任务。
作为万达广场的升级版,已经建成了11个以文化和旅游为主题的万达城市,另有12-15个城市计划建设。
“与其他商业地产相比,万达可以依靠商业地产项目进行衍生开发。在未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积极创造新的商业来源。同时,将商业消费群体和文化消费群体串联起来也不是很困难。”严跃进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中国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志良指出,万达在商业和文化旅游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只要保持发展速度,到2020年,万达必将成为集团的支柱业务。仅在金融和电子商务方面,万达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几年,万达将专注于金融和电子商务两大业务。
在电子商务方面,万达与百度、腾讯合资成立了樊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o2o电子商务公司,这也给万达带来了好处。在金融业务方面,随着万达收购快钱,万达在金融领域也有了自己的支付工具,可以说是成功完成了第一步。
“万达拥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所以转型后仍会有很多客户和消费者。”严跃进表示,对于万达来说,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一个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模式,这种模式应该通过上市在融资规模和渠道方面得到拓展。
“电子商务领域是万达迎合互联网时代,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o2o商业模式转型的需要。融资有利于万达更好地整合四大业务板块,在资本和资源配置上更加灵活。”尹表示,要实现资源的真正整合,实现轻资产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题:王健林宣告万达第四次转型“轻重并举”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5721.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