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高教“短板”有赖于政策循序渐进
本篇文章1909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童童
记者笔记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为中国第一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外界将《报告》视为世界上第一份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给予高度评价,但《报告》本身的确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一个参考,因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吹响了创建“双一流”高等教育任务的号角,并进一步细化了决策和部署,即试图为未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精度提供重要信息。
《报告》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的“井喷式”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5年,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700万,居世界第一;各类院校2852所,居世界第二位;总入学率为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适度超前。自2000年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国积极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变革,占据了“半壁江山”,与产业结构的联系更加紧密。
显然,《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通过一些数据表征,客观地揭示了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乃至世界上的地位。例如,学校的学生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大学的数量是世界上第二多的,总入学率为40%。特别是2015年毛入学率达到40%,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这一目标的实现比计划提前了五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如果我们只考虑实现目标的时间点,那么提前五年实现目标确实令人兴奋。毕竟,这已经提前为建设一流大学预留了时间和空的房间。至少,在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时间里,我们不必盲目扩大大学规模来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
事实上,这也是我国高校存在的问题之一,即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根据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实施了“211”、“985”等重点建设项目。可以说,“985”和“211”是中国优秀大学的代表。
然而,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建设的全面展开,社会上“唯教育”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导致职业教育机构逐渐追求教育资质的“升级”。
客观地说,“升级”的热潮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持续的“升级”热导致了对高大全和假空大学的盲目追求,进而导致了成千上万所大学和学生的大规模扩张。其结果是,所谓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受批评和广泛反映的是,高等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这导致了我国教育资源倾斜导致的教育经费投入长期失衡。
与以往学术界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普遍认识不同,《报告》将问题具体化,将其概括为“四个不足,一个不高”,即学科专业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具体而言,“短板”表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足,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新跨越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薄弱,许多高校“等待重要”的观念仍然相当严重,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就业与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的满意度不平衡,年级差异现象明显。
因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解决高等教育的“缺陷”,这是试图为报告发表后进一步细化未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实质。正如《报告》所言,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和结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支持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任重道远。
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系列“短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建设“双一流”的任务相重叠。因此,解决高等教育中的短板问题必须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内逐步解决。目前,我国已从财政投入、资金保障、政策支持、鼓励部门和行业企业参与“双一流”建设等多方面明确了政策取向,解决“短板”只是时间问题。
记者认为,除了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和任务目标外,如何务实推进“双一流”目标的实现是关键。毕竟,除了学术创新和尖端科技之外,高等教育本身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即能够培养出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识之士。显然,这不是一两个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强大高效的资金保障、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设计和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
标题:化解高教“短板”有赖于政策循序渐进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6515.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