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逻辑
本篇文章1979字,读完约5分钟
罗振鑫
“供应方结构改革”是一个新词,但它不是一个新事物。仔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我们从未停止过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对以往改革理念的扩展和延伸。基于历史的连续性,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实质上源于中国经济现实的理性思考和战略决策,而不是专家学者所解释的“供给主义”在中国的政策运用。事实上,“供应主义”的背景与中国的现状相去甚远,充其量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参考。
30年来,中国的结构改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第一阶段始于1997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国有企业的发展问题,属于供给方改革。当时,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长期制度因素的束缚,国有企业面临长期大规模亏损。主要措施是推进国有企业破产重组,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坚决从164个竞争性行业中撤出国有资本,让位于民营企业。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国退民进”。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年。1998年,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达到高潮,新增下岗职工5622万人,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时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完成,经过几年的高失业率和低增长,经济增长逐渐恢复,带来了长期的繁荣,在此期间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也是一个有利因素。第二阶段始于2008年,这一阶段结构调整的重点从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当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急剧萎缩,中国需求结构不协调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一时期的重点是提高消费在需求中的比重,优化需求结构。主要措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需求结构的调整持续了很长时间。到2015年,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并在十年内增长了约12个百分点。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6年后,进入第三阶段,结构改革重点再次转向供给,实施了“供给侧结构改革”。计划通过降低产能、减少库存、降低杠杆、降低成本和短板等方式重塑供应体系。钢铁行业最近的裁员拉开了改革的序幕。这一阶段的背景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下降。
结构改革是中国经济的深层调整。通过重塑经济结构,可以实现经济本身的再平衡,使经济循环,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事实上,从中国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体制改革贯穿着一条主线:让政府属于政府,让市场属于市场。一方面,要逐步让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建立有效的市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职能,建设有效的政府。中国的体制改革始终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是解决缺位和越位问题;另一个是供求关系,主要是再平衡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使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过程。市场逐渐取代政府主导经济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是一个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政府更加致力于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于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来说,解决这两个问题仍然是关键。首先,我们应该注重满足需求。我们应该调整供给以满足需求,而不是先供给后创造需求,让需求消化供给。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光伏产业对其发展前景过于乐观。在各种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各地蜂拥而至,造成了大规模的过剩。然后,我们试图提高装机容量和扩大出口,以保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事实上,这意味着首先创造供给,然后创造需求,这被证明是适得其反的。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着眼于市场需求,不能盲目投资和扩大产能。第二,我们应该依靠市场的力量。发展新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是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发达国家,所有这些任务都是由市场来完成的,市场可以自动清算,而政府的作用很小。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国有企业仍占据五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虽然产品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政府对要素市场的干预仍然比较大,政府仍然掌握着自然资源市场及其定价权。推进结构性改革,政府自然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但政府必须减少行政手段,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使价格机制在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市场情况真正传递给企业,让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自由决策,那些长期亏损的企业可以主动从市场中寻找出路,而不必事事等待政府。
供应方的结构改革将在短期内带来一些经济困难。比如,大量的人下岗分流,进行钢铁企业改革,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利用好宏观调控工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从长期来看,供给侧改革可以迅速升级产业结构,带来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类似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毁灭”的过程,也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换句话说,供应方结构改革是一剂苦药,但也是一剂良药,只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定会取得成效。
(作者是经济学博士和年轻的经济学家)
标题: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逻辑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6444.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