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16 02:50:32阅读:

本篇文章2497字,读完约6分钟

供求命题的魅力

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初,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理论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经济实践不断验证凯恩斯的需求决定供给的论断。凯恩斯学派认为,供求平等是市场的特殊情况,供给过剩是正常状态。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是增加有效需求,从而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实现供求平衡。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国家拉出了经济危机的泥坑,并促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的20多年里获得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滞胀普遍发生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凯恩斯理论和政策对此无能为力,供给学派开始出现。供给学派认为供给决定需求。供给学派认为,是凯恩斯的政府有效需求管理政策引发并加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凯恩斯理论不能解释经济停滞、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经济学应注重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从供给角度提出稳定经济波动的政策;供给不足是经济滞胀的原因。应对经济滞胀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供给,而增加供给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供给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是减税、稳定货币、简化规章制度、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在凯恩斯主义政策失败的情况下,西方国家更加重视供给学派等自由经济主义的经济思想,供给学派因其政策思想被里根政府采纳而受到冲击。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然而,经济理论的历史是一个螺旋过程。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复兴了凯恩斯主义,需求决定供给,回归经济学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已经逐渐摆脱了滞胀。各国政府都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政策目标。亚洲、非洲、拉美和东欧等国家已经开始在总需求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回归到经济学家的视野。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然而,与供求相关的经济理论螺旋继续上升。当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消散时,供给决定需求的理论就有了经济基础。21世纪,苹果iphone的热销给出了一个现实的答案:由于新款iphone的热销等因素,2014年美国的零售额大幅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消费者支出占美国经济的近70%,新的苹果手机型号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约20%。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供给学派的区别

1.新常态经济的特点和新问题。

中国进入新常态后,经济高速增长。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和产能过剩。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逃逸序列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

第一,经济剩余是指低端产品的剩余,而高端产品不是过剩,而是供不应求。例如,国内建筑用钢过剩,而用于生产高端汽车或国防产品的钢材严重短缺,甚至需要进口。

第二,与低收入相对应的普通产品过剩,与中高收入相对应的中高档产品仍然缺乏。因此,消费者每年出国旅游时都必须购买国外的高档奢侈品。

第三,产业链高端产品缺乏,产业链低端产品过剩。在普遍不关注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环境下,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依靠扩大规模生产低端产品来获取利润。低价恶性竞争和产能快速扩张导致低端产品过剩和行业产能过剩。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第四,仿制产品的过剩、创造性产品供给的缺乏以及由新供给引起的新需求基本上是国外生产的和我们模仿的。市场上充斥着仿制产品,仿制产品的过度供应导致需求萎缩和产品过剩。

第五,信誉低的产品过剩。例如,中国人去日本旅游,买大米、马桶盖、常用药品等。,这些都是可以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而且还有很多高质量的产品。仍有许多人愿意越过海洋以比中国高几倍的价格购买大米。我从日本购买了杭州生产的马桶盖,带回了中国。但是,由于我国质量标准较低,国内市场监管不严,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管理,导致中国人民的信任和购买。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2.中国供应方结构改革与供应学派的区别。

与当时供给学派的经济状况相比,中国供给学派改革面临的经济状况和问题是不同的。因此,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也有其独特性。

首先,供给学派正在应对多年来总需求管理政策导致的滞胀,而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总需求持续扩大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产能过剩问题,即投资增长乏力、新增消费热点少、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过剩。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第二,供给学派的政策是减税、稳定货币、精简规章制度和减少社会福利支出,而中国供给方改革的战略是五大政策协调,即宏观政策要稳定,产业政策要准确,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现实,社会政策要见底。

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任务和标志

1.供应方改革的任务。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降低产能、库存、杠杆、降低成本、弥补不足、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势头、改造和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从供求命题的分析来看,供给侧改革强调总需求的适度扩张和供给侧改革。供应方改革的关键是通过创新解决产能过剩,升级产业链,培育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但是,供给改革产生的价值不能在供给方面实现,也就是说,谈论供给是没有意义的,供给的价值必须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中实现;因此,供应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国内消费。供给方改革是创造需求或适应需求,进而实现更高水平的总供求平衡。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2.供应方改革任务完成的标志。

就供求命题而言,供给方改革任务的完成有一个客观标志:总需求是否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的普遍可接受性,持有货币意味着获得与货币持有量相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的权利,这在市场经济中被称为“消费者主权”。在这种权利下,消费者手中的钱变成了“货币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按照自己的要求分配社会资源。没有需求的供给是无效的供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供应方的所有产品都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货币票来生产,以实现供应的价值。供给方结构改革的成功体现在由消费者货币投票决定的社会总需求的持续增长上。

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作者:王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教研室;张宏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标题:供求命题与供给侧改革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5700.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