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动力
本篇文章2957字,读完约7分钟
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着许多严峻的压力和强大的驱动力。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推动绿色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推动绿色发展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不能很好解决国内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政府不是治理能力和水平高的政府。第二,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家形象、树立负责任大国地位的内在要求。第三,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是必然要求,资源、环境和生态领域的竞争也是重要内容。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转型也是新时期提升区域竞争力、改善区域人居投资环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抵御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必然要求。同时,企业有参与绿色转型发展的动力,包括绿色发展的巨大商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顺利走出去。从这个角度来看,绿色转型发展是一个多主体推动的过程,是一个权力不断释放的过程。
绿色发展的主体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然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没有逆转。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各种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还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中国的国际社会形象,甚至影响中国的崛起。从微观层面来看,它会影响当地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归根结底,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由当前的发展模式——“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广泛发展决定的。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必须调整当前的发展模式,实施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也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政府、企业和公众是推动绿色转型和发展的“三驾马车”。
中央政府是绿色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引导者。地方政府是该地区绿色发展的推动者、监管者和引导者。企业是绿色发展的实施者。公众是推动绿色转型最根本、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绿色发展的实施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国家绿色发展的驱动力
国家治理的动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种趋势,许多国家都举起了绿色新政的旗帜,以此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然而,粗放型发展模式引发的资源生态问题已成为挑战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绿色转型与发展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迫切要求。
改善国际形象,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有环境影响的大国。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不仅关系到解决国内环境与发展问题,也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从全球经济增长的新要求和人类生存困境必须突破的基本方向来看,必须牢牢把握全球绿色趋势,绿色转型发展已成为中国在国际竞争洗牌中不被逐出“球会”的重大历史机遇。
地方政府绿色发展的驱动力
绿色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绿色生产力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整体竞争力。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转变地方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发展低碳产品,进行科技创新,增强地方政府的综合竞争力。
提高地方政府的绿色绩效。目前,地方政府的评价已经从简单的比较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转变为比较发展质量、发展模式和发展后劲,即用绿色来衡量地方发展成就。新的评估标准引导地方政府向绿色转变。
终身问责制限制了地方政府的广泛发展,并鼓励绿色转型和发展。国家制定了终身问责制度,对违反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和生态严重破坏的领导干部要进行记录,实行终身问责;如果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后果严重,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及时调查生态环境破坏行为,表扬生态环境保护行为,鼓励地方政府开展绿色转型。
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
国家绿色发展政府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在全球低碳发展和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的政策下,企业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是应对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双重挑战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通过绿色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保护当地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企业实施绿色设计,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和无废弃物的绿色技术,严格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废物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生产绿色产品,树立企业绿色品牌。它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以使企业的产品顺利通过绿色贸易壁垒,进入世界市场。
绿色发展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绿色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的环境行为成为新的竞争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文化的塑造和绿色战略的实施,帮助企业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绿色发展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绿色发展在世界各地都在进行,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正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探索。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因为企业只要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包装和绿色服务方面领先,就能赢得绿色发展的制高点。
公共绿色发展的动力
国家赋予公众参与绿色发展的权利。虽然国家赋予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但由于我国信息披露不完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有效渠道缺乏,他们会对一些环境事故感到担忧和不满。改革开放以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它不仅破坏社会凝聚力,影响社会稳定,还促使决策者反思不可持续的发展决策,促进绿色转型和发展。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生态失衡、环境退化、资源浪费和枯竭等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促使人类深刻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唤醒人类的绿色意识。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把蓝天、绿地和清水还给公众,维护公众生态福祉的最大受益者是公众。绿色经济的社会意识需要公众的压力。
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政府的驱动力将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公众的动机会促使政府加强绿色经济政策,也会形成企业绿色转型的社会压力;企业的动力将推动政府创新绿色体系,满足公众的绿色需求,促进全社会的绿色发展。要有效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联动的绿色发展机制。建立联动机制的关键是信息公开。只有信息公开,公众才能参与绿色转型和环境保护,形成社会驱动力;企业将自我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当政府对不可持续的决策负责时,才能鼓励政府做出科学决策,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是建立绿色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发展绩效,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三是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意识,把绿化作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自觉选择。
【备注:【绿色转型与发展】由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谢美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云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新疆自治区党校讲师)和王兴杰(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价中心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这一章是张新华写的。 ]
(本文节选自《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利民《绿色转型与发展》第四章)
标题: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动力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4578.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石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