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和应用——指数化投资的魅力之二
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自1971年第一只指数基金在美国诞生以来,指数基金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传统场外交易指数基金占美国共同基金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为20.2%,明显高于2000年的9.4%;此外,还有1400多个交易所交易基金,总市值为1.97万亿美元,是2000年的30倍。在这场指数投资盛宴的背后,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作为支撑。
指数投资的概念来自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提出,投资者只会在所有具有相同预期收益率的投资组合中选择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完全分散的投资组合几乎可以完全消除投资者在投资单一资产时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从而在风险调整后获得最大回报。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夏普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指出所有投资者都可以通过持有无风险资产和市场投资组合,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调整其比例,获得自己的最佳投资组合,同时获得显著的成本优势。
有效市场假说(Fama,1970)认为,在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已有的信息,其未来波动必然会反映新的信息,服从随机游走模型。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试图通过在证券研究上花费大量成本和精力来预测价格趋势并获得超额回报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投资策略是选择持有市场投资组合,进行被动指数投资,以获得长期平均市场收益,并使交易和管理成本最小化。此外,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指数化投资也能有效地帮助投资者避免心理预期理论所描述的心理困扰。
在应用中,指数投资的表现并不令人失望。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在过去十年中,S&P 500指数的收益率高于活跃基金的85%,而在过去二十年中,S&P 500甚至击败了98%的活跃基金。即使在2012年和2013年的牛市中,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失去了S&P 500。正是由于指数化投资的优异表现历史和以往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过去热衷于模仿新的、小的、差的和做空的美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已有超过4万亿美元投资于各种指数基金,占美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的22%,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交易量也占交易所市场交易量的30%以上。相比之下,在中国,虽然市场效率相对较低,但活跃基金的表现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在2006年至2014年的9年里,与活跃基金的平均水平相比,沪深300指数上涨了6倍。然而,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华夏上交所50etf的表现也比活跃基金的平均水平高出6倍。
借鉴国际指数投资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者观念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参与指数投资的浪潮。
标题: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和应用——指数化投资的魅力之二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1951.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