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祠堂背后的社会网络
本篇文章2118字,读完约5分钟
在温州,祠堂文化是“强联系”关系网络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祠堂在传统社会中承载着“内部整合、团结合作”的“工具型”功能。温州人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内部合作关系,这不仅与稻作文化有关,还与自然地理环境和移民历史有关。
如果你去温州,你会发现有两种类型的建筑非常显眼,教堂和祠堂在路边随处可见。
温州祠堂与传统的砖木结构老式建筑有很大不同。它们大多是新世纪以后建造的现代建筑,主要是水泥砌体结构,豪华精致,规模庞大。这种两层或三层结构的仿古建筑看起来有点华丽,但在农田和农舍的背景下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作者曾经参观过一个陈嘉神庙,它的豪华外形像天安门广场。他们面前有一尊雕像,怀念他们遥远的祖先。如果你仔细看,雕像上刻着“陈霸先”的名字,他是南北朝时期陈王朝的开国皇帝。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他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同一个姓氏的最高级、最显赫的名人。当然,江南这些普通家庭的祖先是不是皇帝,很难考证。
这样的祠堂在温州非常普遍,已经成为瓯江的一大文化景观。地处闽浙交界处的苍南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个县有875个祠堂,人口130万,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最多的甚至有6个村庄。这些祠堂几乎有相同的结构,分为三个入口:前厅,天井和后厅。两边有连接前厅和后厅的隔间。前厅为双层或三层结构,带舞台。天井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来祭祖、讨论事务、吃饭和看戏。在族人的婚礼、葬礼和葬礼上,他们经常在祠堂里设宴、表演和放映电影。每逢节日,家族内部都会举行一些宴会,其中最大的活动就是春节。十里八乡甚至外省的同姓宗族都聚集在祠堂里祭祖,吃“祠堂酒”。祠堂除了祭祀祖先的功能外,还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尤其是老年人的重要场所,因为空室内有健身房、陈列室、阅览室、棋牌室、视听室等体育设施。
温州宗族组织以祠堂为物质载体,一般由“宗族协会”管理,每个协会有顾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等。他们管理着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被用来建造祠堂,修改家谱,奖励贫困家庭和他们家族中的优秀学生。著名的“六贵堂”是由浙江、福建、广东的洪、江、翁、方、龚、王等六姓组成的宗族组织。传说这六个姓虽然不一样,但都是翁的孩子。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和台湾宗族的参与下,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族组织。他们还建立了“世界六桂堂家族友谊网”,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六桂堂忏悔大会”。
祠堂作为宗族组织的代表,在南方十分兴盛。吕思勉认为,宗族组织“古代盛行于南方,近代盛行于北方”。一般来说,它越南,它就越北。浙江家族文化繁荣,温州是最典型的。即使是宗族组织十分发达的福建和广东,祠堂的数量分布也远远落后于温州。社会学家黄宗智将南北氏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归因于不同的农耕文化。据认为,华北平原大部分是旱作农业区,农民之间的合作需求既不频繁,也不小,不足以促进宗族定居和加强宗族组织。在南方稻作区,渠道灌溉和开垦项目需要更多的人力和合作——这种差异可以被视为两个地区宗族组织不同作用的生态学基础。
但问题是,水稻生长在南方。温州为什么特别重视宗族文化?仅仅依靠“稻作文化”不足以解释温州的特殊性。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手段的系统,所有的社会成分都有序地相互联系,并为整个社会发挥必要的功能。祠堂,如果仅仅作为祭祖的一种“表意”功能,并不能解释在温州遍地开花甚至具有比较意义的祠堂文化。
笔者认为,祠堂文化实际上是温州人“强联系”网络的体现。从表面上看,祠堂只是用来祭祖的,但对温州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祠堂在传统社会中承担了“内部整合、团结协作”的“工具型”功能。为什么温州人通过祠堂形成如此强大的内部合作?在我看来,除了“稻作文化”,内部合作首先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温州人主要生活在狭窄的沿海平原,台风、海水倒灌、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没有国家防洪投入的情况下,面对自然灾害,温州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与自然竞争,这就需要团结与合作,从而形成了温州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其次,温州人的合作集体人格可能与移民历史有关。温州少数民族的迁徙具有“南移北看”的特点。也就是说,温州历史上有两种类型的大规模移民:“南移”和“北移”。温州位于东南角,对中原移民没有吸引力。历史上,温州的大规模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尤其是张泉的闽南人。移民在宋和明清时期就已经存在。随着新移民的到来,人与土地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因此,温州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的村与族之间的“争斗”,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仍然存在。因此,人与人之间必须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宗族组织对温州人来说意义重大。
温州人通过宗族组织形成了一个“强联系”网络,这是传统社会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强联系”网络只是温州人用来发展工商业的。在这种网络的帮助下,温州人在家里筹集资金,创办家族企业,或者一起出去工作做生意。首先,一些人出去寻找商业机会,带回商业信息,然后在家庭工厂生产后卖给其他地方。或者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如果你找到工作或赚钱的机会,你会把你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带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网络不仅是他们传递移动信息的媒介,也是他们保持移动性的机制。
(作者是浙江财经大学教授)
标题:温州祠堂背后的社会网络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9103.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西藏珠峰塔吉克斯坦项目进展顺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