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模式研究
本篇文章2786字,读完约7分钟
2015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北京中关村和深圳前海开展了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改革。对此,笔者在总结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试图将重点放在完善企业外债比例自律管理和推进银行外债管理模式改革上。从外债管理的国际经验来看,宏观审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化解外债偿付能力、外债流动性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稳定等风险。,主要关注通过宏观审慎管理实现政策目标。
基本思想
坚持风险控制,稳步推进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改革,突出主体管理理念,设计不同的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指标体系和差异化管理措施,通过反周期微观管理指标规范微观主体的外债行为,确保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波动在可控范围内。
基本原则
宏观审慎原则。根据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国际收支状况,设定和调整宏观审慎指数系数,制定反周期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外债风险。
(二)学科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主体行为,我们为企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设计了差异化的外债主体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分类管理、奖优罚劣”的积极激励管理目标。
(3)重视事后监督原则。通过资源共享、数据交换、综合分析和部门联动,重点监控、分析和判断主要经济行为,设定指标、预警值和管理措施,有效预警系统性风险。
构建宏观审慎外债监管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一)注重宏观总量管理,灵活控制短期外债规模。1、坚持总量控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参照国际通用的外债风险计量标准,以负债率和负债比率为核心管理目标,确保外债总额可控。
2.统一实行比例自律外债管理。在总量可控的目标下,改变过去银行外债指标审批、外资企业外债管理和中资企业外债指标审批的多元管理模式,逐步统一实施本外币外债比例自律管理。
3.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外债杠杆率、风险转换系数和宏观调控参数。外债的杠杆率通常与某一基数(如企业净资产和银行核心资本等)直接挂钩。)。风险转换因素主要与货币、期限、行为属性、境内外融资比例等相关。不同的可变因素被赋予不同的风险权重,风险越高,风险权重越大。宏观调整参数通常与经济周期或跨境资本流动相关联。
(二)突出主体管理理念,增强短期外债管理的有效性。外债管理应加强科目分类的指导,根据外汇科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努力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各主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规模系数进行微调,以增强管理灵活性,满足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1.稳步推进银行外债管理改革。一是探索银行短期外债的比例自律管理。改革银行短期债务管理和监管,将本外币外债余额纳入统一管理,根据汇率影响程度确定不同权重,并按照“本外币短期外债余额×反周期审慎系数/核心一级资本”公式验证控制比例;外汇局根据历史核定指标和银行资本金计算基础比率,反周期审慎系数根据跨境资本流动情况相机选择,通过调整控制比率降低银行借款的顺周期性。二是探索银行分类管理的实施。在完善比例自律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银行年度考核结果,对考核结果为A、B、C的银行机构,如100%的A类银行外债、90%的B类银行外债、80%的C类银行外债,实行不同的分类管理系数,充分发挥银行在执行外汇管理政策中的导向作用。第三,稳步推进改革。鉴于银行债务风险的放大效应,可以权衡银行整体实力,按照一级国有商业银行、二级股份制商业银行、二级城市商业银行、三级农村商业银行的顺序推进试点改革,有效防范外债管理风险。
2、探索实施企业主体分类管理。在继续完善比例自律管理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充分利用企业货物贸易分类结果或企业主体监管分类结果,对分类结果为甲类的企业主体实行比乙类主体比例系数更高的优惠政策,以充分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同时,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变化、主体外债政策执行合规性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将经常大量异常借入外债的市场主体列入关注名单,通过降低比例系数或取消比例自律管理,动态调整级差比例系数,灵活运用政策实现管理目标。
(3)加强事后管理,有效识别和防范外债风险。1、全面监控和预警分析,及时识别风险。一是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信息库,加强对各债务人信用状况的分析和信息披露。外债管理信息库应收集借款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境内外融资、生产经营、现有信用记录及以往诉讼相关情况,以便主管部门了解借款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也应嵌入数据库,以便识别和控制外债的宏观风险。二是建立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识别外债宏观风险。宏观监控指标用于评估和分析债务人外债总额,主要由外债偿付能力指标、外债流动性指标、外债结构指标和外债增长指标组成。微观监控指标用于分析和评价单个债务人,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短期外债资金需求缺口等。第三,外债风险识别和预警。需要关注的外债风险主要包括:还款风险、汇率风险、套利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结构性风险。根据外债的宏观风险类别,可分为一级(轻度风险)、二级(中度风险)和三级(重度风险)。在外债管理信息数据库中,为风险级别设置了相应的阈值范围。通过对数据库中各种数据和信息的统计,使用了某些技术手段来识别、警告和处置风险。
2.可疑交易的扩展验证和风险的准确识别。扩展验证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常规验证和风险验证。例行核查是对债务人借入和使用外债情况的例行检查,重点核查债务人在市场准入阶段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借入外债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如经核查确认存在重大违规举借外债行为,应采取经济处罚、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风险验证有两种类型。一是检查经常大量借入外债的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控制人,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判断借款的合理性,评估外债的偿付能力。对于高负债杠杆和潜在还款风险的债务人,应及时提供窗口指导。二是选择一定数量的债务人样本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其经济行为的合理性,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对于已识别的宏观风险点,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调整。
3.建立一套控制工具和应急计划,以有效预防和解决风险。在外债监管的工具箱中,不仅应该有货币政策工具,还应该有处理短期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工具。应该有定量和基于价格的控制工具,既有传统的控制工具,也有宏观审慎的政策工具,在情况需要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此外,还应根据调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做到“存而不用,用而不备”。目前可用的控制工具有:灵活的财务指标、专项存款准备金、无息准备金、托宾税、还款准备金、黑名单、舆论引导、道德建议等。国内流动性泛滥时,可实行差别化无息准备金政策,对流动性强的短期外债可实行较高比例的专项存款准备金;当贸易融资规模异常时,将为超过合理规模的贸易融资流入额收取额外准备金。当非正常外债资本流动的压力增大时,可以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的临时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对外债资金的核查,形成政策威慑,确保外债风险可控。
标题: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模式研究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8865.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