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养老金缴多“不划算”? 正研究继承问题
本篇文章1951字,读完约5分钟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15年后,继续缴纳还是不缴纳?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算盘”。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多长时间支付养老金更具成本效益的问题做出了回应:中国正在完善多付多得的激励机制,退休人员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与支付年限和工作时的支付水平直接相关。
以退休职工养老金为例,按照现行的养老金支付制度,支付期限越长,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越多,从总账户中获得的比例越高。就绝对金额而言,支付期越长,退休后一个月内领取的养恤金金额就越大。
然而,有些人不愿意选择多付多得的方式,考虑到诸如资金折旧和领取年限等因素。业内专家也对目前的养老金激励机制提出质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位专家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缴纳更多的养老保险费是合理的,有些人可能有理由担心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但这一机制正在不断完善。目前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可以继承,同时整体账户的继承也在研究之中。
养老金“多付多得”?
王阿姨和他的妻子在一个县城工作,他们可以在几年内领取养老金。然而,在多年前缴纳了15年的养老保险后,他们并没有继续缴纳养老保险。王阿姨给出的理由是“不合算”。
事实上,王阿姨和她的妻子并不是个案,社会上对养老保险多付多得的激励机制一直存在争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汤唯对《商业日报》记者说:“现在,工资低的人可能相对划算,因为有一个底线,政府必须支付最低工资,但支付的金额却少了。”它必须相对较小。”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们可以理解持有这些想法的心情,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划算”。退休人员在退休时领取养老金,这与支付的期限和水平直接相关。如果你支付的时间越来越长,养老金水平自然会很高。15年只是判断被保险人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每月领取养老金的一个条件。
以企业职工为例,企业职工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缴费年限累计超过15年的,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标准以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础,全年支付1%。个人账户月养老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相应月数。
“可以看出,被保险人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和金额密切相关。个人支付的时间越长,支付的金额越多,养老金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参保人,缴纳更多的养老保险费都是划算的。”
《今日北京商报》报道,以一名月薪5000元的企业男性员工为例,如果该员工工作35年,在工作期间继续按应付比例缴纳养老保险,35年后企业和员工本人将缴纳58.8万元的养老保险,如果只缴纳15年,合计金额为25.2万元。根据公式,员工缴费15年后,月养老金为1268元,连续缴费35年后,月养老金为2959元。“我认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解释非常合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教授年·朱郭告诉《国家商报》说,养老金的数额不应该是静态的。就平均社会工资而言,增长率非常快。虽然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因素,但转换后也很划算。
以北京为例。2004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28,348元,2014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达到77,560元,十年间增长了近三倍。
整体账户可以继承吗?
事实上,所谓成本效益是对接收年数的预期,即对预期寿命的预期。
一些媒体报道显示,以一名月薪5000元的员工为例,他已经分别缴纳了15年和35年的养老保险。根据现行的养老金制度,无论采用哪种支付方式,员工在60岁退休后,必须连续领取养老金至少16~17年,才能收回企业和自己支付的全部费用。
一些业内专家对《国家商报》表示,如果国家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比如65岁退休,那么它是否能收回企业和自己支付的所有费用,就更不得而知了。
关于延迟退休等政策对养老金支付激励机制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上述专家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人们觉得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会更晚,但支付养老金的年限可能会更长,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会更高,这不是问题。当然,有些人担心是否有这么长的寿命,而系统应该设定最低接收年数。
目前,企业员工缴纳的个人账户按139个月分配,以后可以继续收取。但是,如果被保险人死亡且领取时间少于139个月,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依法继承,但总体账户没有相关规定。
“在下一步,当养老保险制度被修改时,总账户也应该设定一个最低支付期限。如果没有达到最低年限,剩余的钱也应由子女继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专家称,这一系统不断提出问题,在不断研究和改进的过程中,也在研究整体账户的继承问题。
唐军表示,就国家而言,就基本养老保险而言,并不是你收到的钱越多,你支付的就越好。政府的责任是有限的。它只需要保证基本的生活,而一个更大的空房间应该留给市场和社会。
标题:担心养老金缴多“不划算”? 正研究继承问题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3778.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