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GDP增速6.9% 仍然一枝独秀
本篇文章2651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从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看未来趋势
新华社记者王茜、安贞和于佳鑫
2015年中国经济年度报告于19日发布。如何评价这张“成绩单”?2016年中国经济的趋势是什么?各种宏观政策和改革举措应做出哪些前瞻性安排?经济界的人会带你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2015年:稳步前进、进步、创新和质量改进
从第一季度的7%到第四季度的6.8%,全年经济增长为6.9%,实现了“7%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就业、消费、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稳定”,均在合理范围内运行;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消费作为稳定增长主力军的地位更加巩固...19日发布的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勾勒出了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图景。
" 6.9%的增长率很难达到。"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19日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一增速符合中高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发展阶段和发展周期实际,保持战略实力,创新宏观调控的结果。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仍在进行深度调整,呈现低增长、不平衡、波动大、风险多的特点,进一步影响了中国经济。中国已进入结构调整和权力转换的关键阶段,潜在增长率下降趋势与长期结构性和短期周期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去年外部需求的收缩超出了预期。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是因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增长、推进改革、调整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断创新宏观调控,坚持深化改革,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的驱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面稳定、稳定、进步、创新、提高”王保安总结了去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据统计,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5%,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税收贡献增加,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主导转变,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新产业、新形式和新模式正在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工业增加值增长4.1个百分点。
2015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李普民说,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相比,预计经济社会发展的24项主要指标基本能够实现,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十三五”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我有信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国内外发展环境依然复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下行压力依然不小。
从国际上看,由于产能过剩、自由贸易放缓、世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等因素的叠加,今年世界经济仍将艰难复苏,任仲要实现强劲、可持续、均衡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任曾培炎认为,美国已经从量化宽松周期转变为加息周期,国际油价不断跌破新价格,加剧了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
从国内观察,随着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将“见底”,新旧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和收敛仍存在多重约束。例如,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在过去四年中持续下降,一些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尤其是钢铁和煤炭行业。
王保安坦言,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短板”五大任务期间,一些行业可能会继续下滑。然而,应该注意的是,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和其他新产业、新形式和新力量正在加速它们的增长。“综上所述,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将在2016年继续稳步增长。我们对此有信心。”。
张立群表示,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此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今年将继续发挥稳定增长的作用。根据最新数据,在“三驾马车”中,消费将继续发挥稳定的力量,外贸将出现稳定在低水平的迹象。在房地产市场复苏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入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投资有望下降、稳定、稳定并逐步回升。“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平稳启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去产能可能会给近期经济带来一些影响,但它将在中长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随着早期大量稳健增长政策有效性的逐步释放,并与当前提高效率的政策相配合,年度经济增长很可能是先低后稳。
创新调控方式推进结构改革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第一年,也是推进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中国的经济趋势引人注目。
“在经济向新常态转变的过程中,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必须探索经济管理的新途径。”曾培炎说,鉴于“三比一、一减一补”的五大任务,有必要把供需双方联系起来,准确识别、预测和化解风险,创新和完善政策工具箱。
他建议建立一种平衡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监管模式,扭转逃逸序列和短板并存的局面;通过要素市场改革降低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和物流成本,选择短板突破,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动力和环境;从现有的基础设施“硬投资”中,相当一部分被分配到“软投资”,如创新、R&D和人力资本。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要推动中国经济提高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更加注重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过去主要是从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人的素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推进需求侧改革,比如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去产能”被列为今年五大结构改革任务的第一项。经济学家刘世锦认为,结构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进要素的流动、重组和优化组合,纠正要素资源的扭曲配置,全面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其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有专家认为,无论是解决产能过剩还是处置“僵尸企业”,一方面要尊重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政府要有适当的支持和引导政策,加快市场清理,建立基于市场的长期退出机制。同时,去能力必然会涉及到一些群体的就业和收入,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的作用,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最后,我们仍然需要依靠改革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则."张立群说,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下一步,我们必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打破顶层设计与实际落地之间的障碍,使改革在微观层面上取得成效。
标题:2015年中国GDP增速6.9% 仍然一枝独秀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2573.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