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创投业:内冷外热 LP有待成熟
本篇文章1204字,读完约3分钟
风险投资业(vc)结束了不寻常的2014年,迎来了全新的2015年。回顾过去,2014年国内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内冷外热:2014年,许多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国内优秀“中国股票”成功登陆美国和香港资本市场,从京东到阿里巴巴和莫莫在美国上市。尤其是阿里的上市,不仅造就了几个“最富有的人”,还使一家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六家高科技公司。随着一批“中国股票”相继在美国和海外上市,外汇基金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好事也频频发生。相反,在“中国股票”海外上市的浪潮中,汉利资本旗下的人民币基金纷纷投资汽车租赁,其他基金几乎“闻所未闻”,相当冷清。
二是“新三板”热和M&A热:在国内资本市场,从审批制到登记制的过渡仍处于“只听楼梯,不见人下楼”的阶段,挂牌排队“堰塞湖”现象依然存在。相反,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数量将增加到1500家,做市商制度将于8月份推出。甚至像九鼎和中科商社这样的私募股权公司也在寻求在新的三板上市。然而,新三板也暴露出其主要问题,即成交量小、流动性弱。随着个人投资门槛的降低和招投标制度的引入,上述情况有望得到缓解。2014年的M&A热也是一个亮点。私募股权投资正忙于推动其投资的企业被上市公司收购,或通过固定增资参与上市公司后的并购。
第三,估值泡沫:2014年,tmt项目,尤其是具有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和“共享经济”三大黄金标志的项目,估值偏高,部分项目出现了vc追逐涨价和估值泡沫。然而,与10多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上一次相比,笔者认为市场总体上还是比较理性的。只谈论“故事”而没有表现的项目和团队仍然不远。市场还远没有疯狂,风险投资还没有成为“疯狂”的投资。
此外,2014年,随着移动互联网项目的普及,“90后”创业者成为创业浪潮中的生力军,风投们也越来越关注“90后”创业项目。与此同时,许多风险投资基金的年轻骨干已经独立成立了新的风险投资基金,这也使得风险投资(尤其是外国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展望2015年,我对vc行业提出了三点希望和期待:
首先,国内资本市场应该尽快开放:国内上市的大门已经关闭了一段时间,这极大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创业和创新。如果2010年是“全民体育年”,那么2014年可以称为“全民创业年”。近年来,国内实体经济不再繁荣,转型压力巨大。何时重启ipo大门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关方面的设计,2015年仍将是从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的一年。我们希望尽快完成转型,用“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手段加快ipo制度改革。
其次,就美国资本市场而言,由于美国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已明显退出,2015年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将增加,这将对一大批渴望上市的中国公司构成一定挑战。最坏的结果可能是资本市场“内冷外冷”,而最好的结果是“内热外热”。作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我们应该始终做好“一颗红心和两个准备”。
国内lp也很成熟:国内lp由个人主导,缺乏长期而强大的机构。因此,大部分人民币基金投资集中在中后期的ipo前期项目,往往轻视前期的tmt项目或不敢投资风险较高的前期项目。幸运的是,2014年,各级政府都大力强调鼓励创业创新。临近年底,保监会下发文件,同意保险公司投资风险投资行业做lp,这无疑将对风险投资行业的长远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标题:2015年国内创投业:内冷外热 LP有待成熟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4615.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