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乳业怪现象

乳业怪现象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8-28 00:04:03阅读:

本篇文章2276字,读完约6分钟

内容指南:“乳制品行业喝醉了。如果消费水平受到限制,喝牛奶的人数受到限制,这迟早将是对中国乳业的考验。”

这些天来,张志敏,山东乳业协会主席,已经看透了乳业的起伏,一直在行动。首先,我们调查了山东省奶农的生活状况,然后去全国各地参加行业研讨会。在过去的两天里,我们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呼吁奶农和中国乳业。

2014年,进口了约110万吨奶粉,比2013年的85万吨增加了约25吨。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这一部分是有影响的,但不会扰乱国内市场。在发给《中国商报》记者的调研报告中,张志敏表示,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深层次矛盾,即两个方面的缺失:一是乳制品企业和奶农的两张皮长期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乳制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缺失,导致牛奶不能同时饮用、销售和倾倒的奇怪现象。

乳业怪现象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产业链利益共同体

1月14日,山东胶东半岛的一位奶农张勇(化名)向本报记者抱怨说,他从事奶牛养殖已经7年了,也有过一些困难时期,但当时的饲料成本是今天的1/3,一年后仍然盈利。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承受养殖成本上升的压力,原料奶的购买价格也一次又一次的下降。

乳业怪现象

刚接到通知,每公斤降低0.15元。此时,他叹了口气,唉,没办法,一步一步来。

另一位奶牛场负责人介绍说,他的奶牛场每天生产3.7吨牛奶,而乳品企业只收到3吨,剩下的700公斤只能以2.5元/公斤的价格处理。现在,我不敢用好的草和材料喂牛,所以生产更多的牛奶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负责人告诉记者。

乳业怪现象

根据调查,张志敏发现,在乳制品链有三种情况:现代畜牧业,中国圣牧等自产自销模式;东营圣达奶牛场等中小型奶牛场直接建立了鲜牛奶条的一体化生产销售模式;奶农简单与乳品企业签订购销协议的双皮肤模型。

他认为,第三种模式的奶农是这次受损最严重的群体。购销协议规定,价格随市场变化,话语权完全掌握在乳制品企业手中。此外,土地租赁、劳动力、设备安装、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成本增加,奶农的利润和生存受到进一步挤压。

乳业怪现象

关于这一点,龙丹乳业总经理高富良告诉记者:从目前混乱的形势来看,单单从奶源或消费市场采取措施是令人头痛的。现在有必要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系统地开药。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中国乳品模式已经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张志敏表示,奶牛、玉米、苜蓿和设备都是进口的,而中国很难与国外竞争牧草和饲料的种植效率。但是,他认为,虽然人多地少,土地流转成本高,环境保护压力大,降低奶牛养殖成本并非不可能。我们应该向以色列学习,使用我们自己的饲料和饲料,通过技术培训和提高管理水平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乳业怪现象

此外,发展奶山羊产业也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与奶牛相比,奶山羊具有单位重量产奶量高、生产周期短、繁殖率高、环境污染小、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如果到2020年山东省奶山羊存栏量增长到600万只,相当于增加40万头奶牛和100万吨牛奶产量。据张志敏介绍,山东省的羊奶产量仅占总产量的3.57%。

乳业怪现象

此外,巴氏杀菌奶、常温奶等产品的结构比例也值得关注。

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巴氏杀菌鲜牛奶的比例超过90%,其中一些达到95%,而在中国只有20%~30%,而且大部分是uht。

所谓的巴氏杀菌奶,也称为市场牛奶,是经过巴氏杀菌处理的鲜奶,通常保质期较短(约7天),但它保留了大部分的营养和味道。实施生鲜食品战略,不仅可以保证消费者饮用高营养、高健康价值的生鲜乳制品,还可以促进国内奶业的发展,保护民族奶业。张志敏说,如果巴氏杀菌奶的生产和消费比例提高到80%,可以有效避免进口奶粉的影响,稳定原料奶的价格,保护奶农的积极性。

乳业怪现象

乳制品行业喝醉了。如果消费水平总是有限的,喝牛奶的人也是有限的,这迟早会是对中国乳业的考验。

明确识别和修订标准和规范

方圆的发展离不开规则,现有的规则应该跟上时代和市场的发展。

三聚氰胺事件后,卫生部于2010年6月宣布了66项新的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并于同年实施。灭菌乳和改性乳的相关标准规定可以添加复原乳。从近年来的实施来看,新标准在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快、更直接。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4年,中国进口了超过360万吨奶粉。受国际宏观经济影响,进口奶粉价格波动较大,由于价格持续下跌,国内乳品企业大量进口奶粉生产常温奶和改性奶,减少了国内原料奶的使用和购买,因此存在相对过剩的情况。

乳业怪现象

基于此,张志敏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修订灭菌乳和改性乳的国家安全标准,取消复原乳可以使用的条款。只有这样,国内奶农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

在一定程度上,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下游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认可。高富良认为,只有明确标识,明确标准和规范,向鲜奶方向发展,国内乳制品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他介绍说,没有必要出台硬性规定,但有必要加强对消费者消费意识和观念的培养,让消费者了解鲜奶、巴氏杀菌奶、还原奶和改性奶的区别。国家有关部门应控制产品的规格、质量和标准,标准应在现场执行。

此外,对于进口乳制品的监管,业界的声音也相对较高。一些乳品人说,市场上大多数进口液态奶是超高温灭菌奶,因为这种形式便于长期保存。那么,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来看,是否有必要普及乳制品行业的知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呢?

乳业怪现象

可以说,2015年是国内乳品企业面临生死抉择的一年。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利益为核心、单纯考虑成本、忽视安全和社会效益的国内奶业很难健康发展。高富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标题:乳业怪现象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4547.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