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积极加强预期引导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本篇文章2791字,读完约7分钟
本报记者牛
央行不久前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提出“进一步完善监管模式,强化价格调控和传导机制,强化预期导向,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事实上,‘加强预期导向’这个说法并不陌生。这一宏观调控理念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加强与市场沟通,提高可预测性和透明度”高度一致。”昆仑银行战略投资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表示:“强调加强预期管理和政策引导,将使政策执行力度加大。这是因为加强预期管理和指导将有助于更顺利地落实和实施政策意图,对市场参与者的指导也将更加明确。”
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其中之一就是“前瞻性指引”。“前瞻性指导”是一个新名词,但其背后的经济思想却有着更长的渊源。与此相关的是两个更广泛的概念,即预期与央行之间的沟通。20年来,随着对预期管理认识的深化,以及提高央行独立性和问责制的需要,央行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沟通日益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章小蕙曾写道,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迅速膨胀的时代,央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变得更加重要。央行应不断加强与市场和公众的沟通,更加注重引导、管理和稳定市场预期。
加强预期指导
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货币和金融环境
对于当前进一步加强预期导向的重要性,李建军认为:“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政策之一。加强预期管理可以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帮助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货币政策的走向,对投资决策做出准确判断,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同时,由于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频繁的资本流动,对一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更大的考验。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后,欧美国家加强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前瞻性引导,加强了与市场的沟通,使货币政策的意图能够更好地传导到金融市场,防止政策扭曲带来新的金融不稳定因素。”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国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未来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要求央行继续加强预期导向,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稳定市场预期,为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中性和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我的理解是数量应该适中,价格应该合理。同时,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市场流动性管理,确保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稳定的货币政策预计将有利于短期需求改善和长期改革。”
市场分析师认为,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建立公开市场日常运行常态化机制”、“完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等政策意图的传达和表达,是管理层加强预期导向的具体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曾写道,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欧洲国家通过加强市场沟通和提高政策透明度,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引导公众期望更接近政策目标。就中国而言,货币政策正处于转型时期,量化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逐渐下降,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尤其需要进行预期管理。
“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在平滑经济周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都把加强和改善预期管理放在了重要位置。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货币政策预期的管理,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央行微博、定期发布《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报告》和工作底稿等方式。,及时向市场传递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的分析和判断。其目的是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升级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环境,并促进供应方的结构改革。”文彬说。
央行积极实施预期管理
梳理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以来的工作,不难发现,它在加强预期导向方面做出了持续努力。在发布金融数据的同时,引导市场通过权威解释正确判断数据和经济形势本身;新政策出台前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政策出台时回答问题,回答记者关于扶贫再融资、信用卡业务、完善银行卡信用卡收费定价机制等问题。农历新年后的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人民币汇率改革、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数字现金等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给予了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尽管人民币接近均衡汇率水平,但近年来,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一直在增加,并趋于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这一方面与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管理有关。因此,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央行网站转载了2015年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的几篇文章,如“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更加市场化”,以回应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满足流动性需求,加强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微博和公告及时公布了向社会各界发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和抵押补充贷款的操作安排。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金融市场运行和央行问卷的及时发布,也成为央行加强与社会沟通的窗口。
由此可见,预期管理作为一种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手段,是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体系的有益补充。去年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也在“第4栏:央行沟通与预期管理”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进了对央行沟通与预期导向重要性的认识”;“货币政策监管框架的演变强调透明度和规律性,这是加强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更好地帮助公众对未来的政策路径形成合理的预期,并据此做出经济决策”;“对央行沟通实践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有效的沟通可以影响金融市场,提高货币政策的可预测性,帮助货币当局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总体而言,各方对预期管理和沟通在央行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已基本达成共识。
多项举措进一步加强了预期的指导
专家指出,关于如何加强预期引导,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比如,如何把握沟通的程度,是否透明度越高越好;如何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拥有最好的沟通策略等。
“就中国目前关于强化预期的指导意见而言,我认为我们可以继续拓宽管理层与市场之间的沟通渠道,丰富沟通内容,增加公众在形成预期时可获得的信息,并及时公布政策相关操作及其意图,以避免市场误读。”李建军说道。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张瑞怀此前写道,中国央行应该在引导社会预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引导公众预期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增强央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我们应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解决正确的信息解释问题。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央银行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控制信息的能力。要解决信息的正确解释问题,一方面要求央行加强对政策的充分合理解释;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公众理解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另一位专家建议建立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渠道,充分发挥利率预期的导向作用。此外,我们将继续增强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制定的客观性和专业性的进一步增强将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
标题:央行积极加强预期引导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6095.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