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14 19:22:33阅读:

本篇文章4155字,读完约10分钟

走进新石湾美术陶瓷厂,屋檐上的釉面砖斑驳,散发出更浓的艺术气息。穿过大厅,陶艺大师刘泽棉正坐在桌旁,完成他面前的作品。宽木桌上堆放着各种雕刻刀和刷子。刘泽棉已经过了老年,有着银白色的头发和专注的表情。

这是佛山市禅城区石湾街。陶瓷制品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展现了这位“南陶斗”的风采。刘泽棉即将完成的陶器作品是一尊鲁班雕像。鲁班在雕刻刀下,面部表情细致,手臂肌肉纹理清晰可见,一只脚站立岩石的造型非同寻常。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这是当代工匠和他们的祖先之间跨时代的空精神交流。

6月21日,在首届佛山大成匠命名大会上,包括刘泽棉在内的30位各界从业人员被正式命名为佛山大成匠。在命名大会上,佛山市委书记艺鹭将“匠精神”提到了佛山城市精神的高度,提出“匠精神应作为佛山强大的精神支柱”。艺鹭说,大城市的30位工匠不仅展现了新时期优秀工匠的精神品格,也体现了佛山这个制造业大城市一贯坚持工业、注重制造业的城市气质。制造业是佛山的根,智谋是佛山制造业的灵魂。要坚持根,要锻造和提升灵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工匠精神将永远是佛山的坚强脊梁。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中国需要佛山模式,其核心是制造业,其灵魂是工匠精神。2015年上半年的年报显示,佛山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在沿海企业纷纷倒闭的浪潮中,佛山要稳步发展并不容易。经过几十年的贡献,当其他城市为最初的投机付出代价时,佛山制造业逐渐建立了家电、陶瓷等几大支柱产业,成为佛山崛起的基础。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江林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佛山作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制造中心,非常重视工匠精神,体现了佛山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执着追求。在制造业比较薄弱的时刻,工匠精神对于佛山市继续发挥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爱记、净值、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坚持:52年的构思和400年的古龙窑

在刘泽棉的办公桌上,还有一个透明的文件夹。在文件夹中,他收集了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于鲁班的各种资料和各种肖像。其中有一本由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古拙风格的漫画书。书页已经泛黄,封面右下角用钢笔写着:“刘泽棉,64年4月17日。”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刘泽棉向《时代周刊》记者回忆说,那一年,读完这本书后,他想到了设计和制作一件以鲁班为造型的陶瓷艺术品。“那时候,信息非常有限,很难找到。当我不能保证鲁班形象的完美恢复时,我不敢开始创作。直到最近,我在网上发现了很多信息,我才知道它在我心中。没想到,这个班已经等了50多年,从黑发到白发。”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刘泽棉出生在石湾陶艺世家,从事陶艺工作60多年。从的曾祖父开始,刘氏家族四代都在从事陶器的生产。刘泽棉出生在饱受战争摧残的时代,从七八岁开始,他就和父亲一起做洋娃娃的模特,并以学习艺术为生。13岁时,刘泽棉创作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件陶瓷作品:毛泽东雕像。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在随后的60年里,刘泽棉创作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欢乐》、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龚宇·义山》、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十八罗汉》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刘泽棉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被业界称为天才陶艺家,但刘泽棉认为他最缺乏的是天才。“我唯一拥有的就是后天的努力工作。在创造性工作中追求卓越并不容易,超越自己更难。因此,我必须变老并从中学习。一旦我决定一个创作,我将全心全意地投入和坚持。”刘泽棉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根据刘泽棉的说法,构思和制作一件陶器需要的时间最长,从一年半到几十年不等。在陶瓷艺术创作上,刘泽棉曾经顶着烈日爬上屋顶,复制明清时期的瓦吉娃娃,还日夜在博物馆里复制不同风格的珍品。为了从生活中寻找有创意的主题,刘泽棉从农村和工厂搬到了边疆和部队,并游历了北方的黑龙江和南方的海南岛。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如今,新石湾美术陶瓷厂还有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整个陶瓷厂遵循纯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陶瓷艺术代代相传。“在陶瓷工厂工作的工匠们经常每天机械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八个小时。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沉下去。”刘泽棉说。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创新:脚踏实地的突破

从新石湾美术陶瓷厂开始,一直到东北,在广佛交界处附近有一个老工厂。在厂房里,大风扇嗡嗡作响,这使得中国南方的仲夏更加沉闷和炎热。一名身穿蓝色t恤的中年男子正在调试一台圆柱形钢制设备。

这是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胡建武正在努力工作。和刘泽棉一样,他也是这次佛山评选的30位“大城市工匠”之一。胡建武正在调试的设备被称为“大型船舶燃料共轨装置”,主要用于远洋大型船舶,该产品被中国极地研究船“雪龙”采用。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最初的目标是实现进口柴油机零部件的国产化。上述燃料共轨机组由公司自主开发,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技术上的垄断,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胡建武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在技术突破之前,中国船只使用的燃料共轨机组完全是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我们在2010年开始研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目前,我们的产品基本上是在国内大型船厂使用,价格比国外便宜30%以上,质量丝毫没有输给进口产品。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1995年,毕业于技师学院的胡建武来到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从最小的机修工做起,逐步走上了总经理助理的岗位。在胡建武看来,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产品,你必须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它们。

在参与燃料共轨项目的研发时,最困难的问题是实现钢密封技术的突破,而一年的研发时间实际上集中在克服这个难题上。“为了实现更完美的钢对接,我们最关键的镜面磨削必须手工完成,因为它太精细了,没有办法用机器来代替它。”胡建武向《时代周刊》记者介绍。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胡建武认为,创新意味着不断突破每一项具体技术。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2013年底,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率先进入3d打印这一热点领域,从事相关设备的研发。“当时,我看到德国和日本已经有这样的产品,我觉得添加剂制造将引领一个新的趋势。我们开始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研发。高校可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理论支持,但如何生产却取决于制造企业的探索。”胡建武回忆道。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在三维印刷机的研发过程中,用于输送物料的粉筒成为技术难点之一。“传统方式加工成本在1-2万元之间,但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线腔不直,呈喇叭状。成本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生产方法不能保证产品质量。”胡建武向《时代周刊》记者解释道。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为了实现技术突破,胡建武与公司的工具供应商讨论设计了新的生产工具,不仅将生产成本降低到1000元左右,而且将生产时间从两三天缩短到几个小时,保证了产品质量,通过了设计方案。

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的墙上有一个标语:“优秀的产品必须由优秀的员工制造。”工作了20多年的胡建武对《时代周刊》记者坦言:“我从最年轻的机修工做起,经历了所有这些事情。我很清楚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机械师,必须让他们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生产。”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谈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胡建武认为:“工匠从工作开始,然后才能成为工匠。“工作”这个词是个“枯燥”的词,所以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做;经过一定的积累,‘干’加上一个横杠就成了‘王’字,这就意味着它在特定的领域中有一定的地位——所以才有可能被称为‘工匠’这个字。”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佛山制造业转型呼唤工匠精神

从事陶瓷艺术创作60多年的刘泽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断创新的胡建武,与其他28位入选“大城市工匠”的佛山行业代表一起,撑起了佛山作为重要制造业重镇的灵魂。

佛山市委书记陆解释说:“佛山历来尊重工匠精神,佛山未来的发展更是渴望和呼唤工匠精神;佛山应该从智谋走向手艺,让手艺人精神成为佛山工业文明的灯塔,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佛山应该张开双臂拥抱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熟练工匠,在佛山创造创业精神,安居乐业。我们必须给时代的工匠最高的荣誉。”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江林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佛山一直被定位为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中心。佛山市领导对工艺的重视,是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机遇时提升佛山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以佛山著名的家电行业为例,目前家电行业急需提高质量,实现产品多样化,这就需要精细化生产,需要工匠精神。”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在实体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制造业衰退之际,佛山仍选择坚持制造业,这也体现了佛山经济发展的务实性。艺鹭在命名大会上说,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了“制造业在佛山繁荣,制造业在佛山强大”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佛山的发展得益于工匠精神,其制造业的成就是无数佛山工匠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佛山一代又一代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的心血结晶。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与此同时,艺鹭也坦率地说:“我们仍然是一个大的制造城市,而不是一个强大的制造城市。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佛山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在质量和品牌上仍有差距。面对这些挑战,为了保持佛山经济的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正在向中高端发展,企业必须打造百年老店,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佛山需要呼唤匠师精神,弘扬匠师精神。”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江林对《泰晤士报》记者说:“经济形势正在下滑,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已经失去了优势,而是需要转型升级到先进制造业等高附加值领域。先进制造业也需要工匠,并提出了工艺精神,这反映了佛山的决心转型和升级。”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目前,佛山在倡导工匠精神时,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聚集更多有工匠精神的工匠。根据2011年佛山市发布的《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佛山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佛山市发[2011]1号),佛山市计划每两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创新创业型领军人物和优秀高技能人才,并向相应的人才发放2万元至22万元的工资外津贴。同时,佛山的高技能人才也享受到了户籍人员子女入校落户的相关政策。

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此外,佛山还鼓励大成工匠所在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授技能,解决问题,为企业和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工匠。市财政将分别拨款20万元和10万元,用于成功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私营经济在佛山一直占有很高的比重。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容易培养实用型人才。现在的问题是民营企业太分散,缺乏沟通。现在,政府提出了工匠精神,这可能会整合一些资源,加强沟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对佛山大有裨益。”江林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标题: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4961.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