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14 05:44:32阅读:

本篇文章3497字,读完约9分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适度规模经营是主导农业提高质量和效率,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发展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国情出发,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的形势,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粮食生产规模过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民失业、农村社区消亡和生态多样性等问题。对此,《中国经济时报》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相关专家回答了这个问题,以供读者参考。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刘文勇:我们应该关注农业规模经营面临的多种风险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小农经济的现状。值得注意的是,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仅将成为打破中国农业局面的途径,也将成为中国社会供给方结构改革的最佳突破口。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所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表明,与小农相比,家庭农场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土地生产率略有下降。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大规模农民收入参差不齐,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民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如果不考虑农民的非种植收入和政府补贴,损失比例会更高,这说明大规模种植的操作风险很大。实地调查显示,与同期普通小农相比,经营良好的家庭农场的成本收益高于普通农户,而经营不佳的家庭农场的成本收益甚至低于普通农户。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规模经营面临多种风险。以家庭农场为例,首先,他们面临着规模过大的风险。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家庭农场的土地面积正在逐年扩大。然而,适度规模并不等于无限规模。规模过大后的边际效益递减会降低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率,导致过度就业,使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家庭成员以外的劳动力,背离了家庭农场发展政策的初衷和优势。二是缺乏稳定、优质的季节性辅助劳动力。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现实是,一方面,家庭农场的就业时间与普通农民忙碌的耕作时间重叠;另一方面,农村中青年留守劳动力的缺乏,再加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得家庭农场的员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稳定性、老龄化和高成本。第三,生产成本面临上升的风险。研究发现,土地租赁成本约占家庭农场生产成本的一半。土地租赁价格极有可能上涨。同时,农村承包土地的碎片化使得租赁农地难以形成区域,农地流转存在巨大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第四,管理结构简单。与自给自足的小农不同,家庭农场以市场需求和利润为导向,其管理结构逐渐简化,使家庭农场面临更高的市场波动风险。第五,配套设施和服务发展落后。家庭农场在金融服务、土地转让中介服务、农业保险、粮食销售与市场的联系、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管理培训、粮食干燥和储存场所以及农忙季节持续稳定的水电供应方面普遍缺乏保障和支持。第六,市场议价能力不足。据实地调查,大多数家庭农场仍以普通农民的方式出售粮食,主要是直接卖给田间或农场前的粮食小贩,再卖给大型粮食摊贩,售价仍与普通农民一样低。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大规模经营的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政府应积极引导农地产权交易平台的发展,作为家庭农场与土地被转出农民之间的中介,以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土地分割。引入市场力量,完善农机租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风险控制,政府起到“扶底”的作用,并分阶段进行动态补贴。补贴政策的对象应该从广大农民延伸到新型农业经营的主体。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提供一揽子服务,银行和保险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全面风险管理服务。利用家庭农场巨大的粮食产量,积极提高粮食销售价格的谈判能力,可以考虑家庭农场联合议价和直接销售给粮食收购企业的方式,从而获得更高的粮食销售价格,增加收入。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家庭农场适度控制,而不是无限扩张。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高强度:农业规模经营应把握适度原则

“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进入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迫切需要发展的。研究表明,农业经营实体的质量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影响农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能增加粮食产量,还能有效节约成本。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受历史条件、经济发展和资源要素禀赋的影响,各地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形成不同的规模经营路径和形式。根据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土地经营权分享的划分标准,规模经营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和服务密集型规模经营。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适度规模经营不是要改变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而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目前,在一些非农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产权功能多的地区,农民愿意直接转让土地,将零散的地块集中在大型专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手中,实现土地要素的集聚。这种类型属于土地集中规模经营。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4.43亿亩,占农村土地承包总面积的33.3%,上海、江苏、北京的流转比例超过50%。从长远来看,土地的集中规模经营有利于打破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市场规律。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与此同时,这种规模经营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需要一个长期的制度变迁过程。相反,在一些非农就业机会较少的传统农业地区,农民不愿意退出生产经营领域,土地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更倾向于通过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种田、土地托管和半托管等方式,在农民和新的商业实体之间分享土地经营权,形成服务密集型规模经营。从短期来看,服务密集型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模式的情况下,个体小农可以搭乘规模经营的“快车”,这种“快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符合当前中国农业的现实条件和农村社会的规律。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规模经营可以以多种形式实现。例如,江苏省苏州市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通过土地股份制实现了农民承包权的转移,实行了统一的“合作农场”;在北京市平谷区,农民以土地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以土地参与项目建设,龙头企业统一经营管理,农民在不丧失土地的情况下,获得地租、资产租金等多重收益的“产权农业”;四川省崇州市探索由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服务组织共同经营的“农业合作化体系”;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实行的土地经营权主体不变,农民通过市场购买服务,实现了“农民进城打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土地托管和半托管制度。这些都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规模经营要注意适度原则:一是要把握规模经营的程度。现阶段,过度分散的超小规模经营已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但经营规模越大越好。应特别注意把握规模的大小。在不同地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不同,规模经济存在地区差异。在确定适宜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时,必须从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劳动力转移状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生产者质量和生产效率、社会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因此,各地应以县为单位,综合上述因素,结合区域特点、生产条件、农作物品种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适合本地区规模经营的标准。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是控制推进的速度和节奏。目前,中国农业已进入市场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的新阶段。推进规模经营,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与城市化进程、劳动力转移速度、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农民转移意愿相协调,兼顾产出和利润最大化的双重目标,兼顾对农民农业和劳动收入的双重影响。规模经营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刀切”的行政命令也不可能出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必要的。现阶段,通过设定任务、设定目标、完成招商引资目标、或将流转面积和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等方式,防止少数基层干部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尤为必要。

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加快政策创新。一方面,为了避免小农户与大资本之间的权利不对称,避免产业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安全的不一致,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度约束和项目引导,及时调整农业政策,完善法律,加强对土地流转使用的控制,确保适度规模经营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损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完善与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方向一致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政策支持在投资、补贴、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激发各种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和活力。

标题:反思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4589.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