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付风险频出 理财机构资产端艰难转型
本篇文章2385字,读完约6分钟
赎回风险频繁发生,金融机构的资产方难以转型
引导阅读
资产方面的金融机构转型也是无奈之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富管理市场仍将由资产主导,安全资产的稀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如果你判断金融机构产品的质量,主要是从盈利能力、安全性和流动性三个层面来看,那么金融机构主要是把盈利能力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在,安全性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生存之道。钥匙。"
我们的记者陈至从上海报道
最近,一些金融机构经历了产品赎回风暴,这已导致金融机构感到压力突然增加。“每天,许多投资者都在问这些产品能否如期支付,甚至有许多人希望提前赎回资金,停止投资。”一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赵成(化名)感到了压力。
在这背后,获取金融机构资产的传统方式已经变得危险。过去,金融机构推出的许多金融产品主要与房地产开发和中小企业融资项目有关。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和中小企业面临运营问题,这将金融机构拖入产品赎回违约风险。
这迫使金融机构布局服务,如供应链金融、基金销售和本地融资平台高质量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寻求资产方面的快速转型。
“毕竟,这些资产一方面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征,可以降低产品赎回的风险,另一方面,它们还可以扩大产品线,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分散风险。”赵成直言不讳地说道。
然而,在当前“资产短缺”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也极难获得高质量的资产。
供应链中金融资产的博弈
“如果没有深厚的人际关系和行业资源,就很难获得高质量的供应链金融资产。”赵成去年曾想规划供应链金融业务,他说。
金融机构对高质量资产的激烈竞争使得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持续下降。
因此,赵成将注意力转向了互联网机构发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此同时,他一直在寻找许多互联网组织,希望设计一些供应链信贷资产作为高收益预期理财产品的基本资产,但最终失败了。
在他看来,在产品风险定价和风险控制模式上仍然存在一些认知差异。
一位京东金融人士透露,最近很多金融机构都发现了它们,希望京东金融能够将优质的供应链金融信贷资产设计成理财产品,进一步拓展京东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渠道。
“目前,京东供应链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和保理公司。是否寻求第三方资金进行供应链金融信贷资产的资产证券化,目前高层管理人员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前述京东金融人士透露。
在他看来,最高管理层也有自己的顾虑。除了监管方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很多金融机构仍然按照传统思路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品进行风险定价,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过于依赖核心企业支付资金的能力和监管者控制风险的能力,因此供应链金融可以接受的质押品主要是大宗商品和高附加值的标准商品。
然而,在互联网模式下,一些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家主要通过大数据动态分析和风险控制建模来评估商品价值和周转周期,并通过对商品流通、交易等数据的深度处理来预测质押周期内质押品的价格波动,从而评估商品价值和质押率,并自动匹配和检测销售数据和仓库数据,从而降低电子商务计费造成的销售数据欺诈风险。
“包括京东金融在内的互联网机构已经形成了三种业务模式:动产融资、商户无担保信用贷款和供应链融资,但许多金融机构仍将这三种模式混为一谈,希望在看到无担保信用贷款时提高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事实上,通过对大数据的动态分析,此类供应链金融信贷资产的违约风险可以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他说话直率。
赵成直言,许多投资者可能不愿意接受低收益理财产品,金融机构必须构建理财产品,利用基础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衍生品。但这可能会导致新产品风险。
资产侧转型布局的道路是漫长的
许多金融机构除了通过安排供应链融资获得优质资产外,还积极参与基金销售业务,不断拓展资产侧金融投资品种。
以大泰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在获得基金销售机构资格后不久,该机构迅速与大多数基金公司合作,销售了近2000种公募基金产品和100多只私募精选基金。
"原因无非是进一步扩大资产侧投资品种,进一步分散风险."泰石的一位人士坦言,此前,该机构下属机构还开展了商品交易资产证券化、影视投资等理财业务。基金销售业务的引入,一方面通过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分散了投资者在资产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测试新的业务,如产品线丰富的客户的全权理财业务。
相比之下,有些金融机构有独特的方式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上寻找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最近成立的上海格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不仅获得了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的资格,还开创了一项新业务,即为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资产证券化服务。
“尽管地方融资平台的高负债率令市场担忧,但事实上,仍有许多优质资产项目尚未开发。”格讯金融董事长陈文表示,例如,在一些县级地方政府的年度收入结构中,地方产业发展产生的税收高达80%,远远高于土地交易收入。在他看来,这样的县级地方政府往往有更稳定的财政还款来源,可以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一些优质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偿还保障。
然而,获得这些高质量的资产并非易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往往要求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部门保持长期沟通,以便他们能够准确了解地方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数据和收入结构,甚至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使得地方政府愿意用财政收入来“覆盖”资产证券化项目,否则金融机构如果不小心就会轻易“踩雷”。
“目前,公司管理团队主要来自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与地方政府沟通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源。”陈文直言不讳地说道。
在他看来,金融机构在资产方面的转型也是无可奈何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富管理市场仍将由资产主导,安全资产的稀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编者:辛;如有任何建议或线索,请联系邮箱:辛集@ 21京基)
标题:兑付风险频出 理财机构资产端艰难转型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0091.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 加快出台促进互金行业发展细则 建立行业大数据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