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09 22:46:02阅读:

本篇文章1625字,读完约4分钟

周二,市场触底反弹3000点。创业板指数涨幅居前,交易气氛较上月有所好转;然而,数量能量的减少反映了反攻动能的缺乏。目前,上证综指在3000点和2850点有强劲支撑;离岸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两天大幅上升,有效缓解了谨慎情绪;估值进一步回到合理区间,蓝筹股吸引力增强,中小企业风险释放。在此背景下,短期杀跌势头减弱,阶段性盘整和修复市场有望启动。然而,修复市场情绪和技术指标需要时间,而利润空的干扰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缺乏增量资金进入市场,该指数将仅限于空.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空看到3000多点被收回

昨日,沪深股市早盘大幅下挫。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在接近午盘时触底反弹,收于3000点。下午,不止空看到反复振荡。成长型企业市场指数涨幅居前,个股活跃程度逐月上升。

收盘时,上证综指上涨0.2%,收于3022.86点;深圳成份股指数10293.70点,上涨0.8%;创业板指数上涨1.95%,至2147.53点;中小板指数上涨0.97%,至6810.77点。沪深两市成交量分别为2241.35亿元和3266.14亿元,均较上月有所萎缩。

就行业而言,在28个深湾级行业指数中,有15个已经上涨。其中,媒体、休闲服务和非银行金融类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7%、1.5%和1.31%;相对而言,此前一直抗跌的钢铁、有色金属和矿业指数属于最大跌幅,分别下跌3.18%、1.16%和1.02%。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从概念上看,核电、互联网接入和在线旅游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47%、2.48%和2%,锂电池、ip流量实现、云计算等指数涨幅超过1.5%;相对而言,st概念车、黄金首饰、传感器、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以及航空母舰等指数跌幅居前,跌幅超过2%。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统计显示,从2015年12月23日至2016年1月11日,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下跌17.39%和22.27%;创业板指数累计跌幅达到25.83%,周k线连续三次为负,创业板股票普遍下跌超过30%。从下跌来看,短期超卖信号出现,技术反泵窗口正在逼近。昨日,市场跌破3000点后,逢低买入基金开始反弹,“风向标”券商类股强力支撑市场,创业板领涨市场,均反映出市场回暖的积极信号。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估值回归短期恢复性反弹

当前的市场低迷主要是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大股东减持压力、经济数据疲软、信用违约风险上升、以及在引入注册制度的预期下对扩张的担忧。过去两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大幅上升,这有助于缓解市场的谨慎态度。关于减持的新规定的出台也将有助于缓解恐慌,但很难完全缓解减持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很难明显改善市场心态,风险偏好仍处于较低水平,修复技术断档需要时间。如果没有超出预期的新优势,即使启动技术反泵,预期的强度和可持续性也将受到限制。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经过持续的大规模调整,市场估值迅速下降。据风能统计,根据ttm整体方法,截至1月11日,所有a股的市盈率均低于20倍,至19.40倍,沪深300和上证50的市盈率分别为12.01倍和9.33倍,接近历史低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为51.74倍和75.73倍,明显低于前期高点,估值泡沫被充分挤压。随着估值回归安全区间,蓝筹股的吸引力将增强,增长风险将释放,止损势头预计将逐渐减弱。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作为去年9月建成的密集交易区,3000点一线整合平台已形成强大支撑。尽管昨日下午指数上涨缺乏动能,但上证综指在明显支撑下仍保持在3000点。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昨日的反弹并没有扩大成交量,反映出强烈的观望情绪,而主力基金也没有形成对目前3000点位置的底部共识预期。这意味着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不能排除2850点大幅波动甚至向下测试的可能性。

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总之,在大幅下跌后,由于短期技术支持和空利润下降,市场预计将开始补救性反弹,但市场难以逆转,市场前景仍将反复波动,以找出底部。在操作上,建议多看少动,不要盲目的削减仓位和逢低买入,而是通过技术反弹来减轻反弹的仓位,等待风险消除和市场稳定后再做布局。(记者李波)

标题:3000点失而复得 杀跌动能减弱修复窗口开启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2059.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