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庚, 诠释传奇与伟大的真正含义
本篇文章2597字,读完约6分钟
[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前进。袁庚留给我们的远不是几个企业和一个开发区的总结。张謇和袁庚都走了,但历史越长,我们就越能理解“伟大”和“传奇”的真正含义
元月三十一日,袁庚逝世。几乎所有的标题都被这条新闻占据了。经过仔细考虑,这位老人的身份是相当特殊的,他被官方媒体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性先驱和探索者之一”。
假设他是一名官员。在官方的等级制度中,他只是一个“副部级”(严格地说,他享有副部级的待遇)。他的官衔是原交通部招商局副局长兼蛇口工业区总指挥——最多相当于五名官员。
假设他是一个商人。虽然他主持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著名股份制企业的成立,但他既没有股份,也没有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
似乎官员不是官员,生意不是生意,权力不在统治和反对中,财富不在世界上,但它具有很高的政治和社会声望,这在中国的“官方标准”历史文化体系中确实是一个奇数。然而,纵观历史,我们总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1926年8月24日,袁庚10岁的时候,一个叫张謇的人在长江三角洲的南通去世。葬礼那天,南通空巷有10,000人,人们在马路两边哭泣。当时,此人是风雨飘摇的棉纺企业盛达纱厂的老板,南通市的城市规划者和资金筹集者,长江三角洲一系列西方学校的创始人。
张謇1853年生于江苏海门,年轻聪明,在父亲的授意下投身科举考试。他22岁时是一名学者。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二十多年来屡遭失败。直到1894年,41岁的张謇第26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获得了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虽然获得了一等奖,但由于科举考试成绩平平,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与当时“洋务”的兴起相吻合,张謇开始向往“实业救国”。
起初,他以招商局为榜样,以“政府招商办”和“政企合作”的模式创办了盛达纱厂。与此同时,经过几次波折,我们几乎耗尽了弹药。张謇以状元自居,在上海第四条路上卖汉字,赚了一点钱从上海回到南通,成了学究们的笑柄。幸运的是,他的内心很坚强,一段时间内不怕丢脸,坚定不移地继续他的工业梦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张謇在仕途上深感险恶,其“实业救国”的思想更加坚定。他冒着生命危险,利用高利贷来维持棉纺厂的运转。幸运的是,上帝的旨意实现了,当棉纱价格飙升时,盛达纱厂幸免于难。
此后,张謇在创业的道路上势不可挡。首先,他在吕四和海门交界处建立了棉纺厂的原棉基地;后来,在南通唐闸建立了广生油厂、阜新面粉厂和紫生冶炼厂,并建立了轻工业园区。后来,天盛电厂建成,许多公司被投资。
为了方便集团企业之间的运输和交流,张謇开辟了高速公路,进行了城市规划,先后建成了南通电灯厂、大聪电话公司、南通气象台、南通大众剧场、南通博物馆等一系列企业。南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迅速进入现代社会。1920年,南通唐闸的人口接近1万,接近5万。杨桐运河沿岸有许多工厂,生意兴隆。当年,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注海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但南通却赫然印着“唐家门”字样。
在办厂经商的过程中,张謇感受到了西学(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处理“兴学”的问题。他最终用棉纺厂几年的收入和各种来源的集资建立了通州自力更生师范学校(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自1905年起,张謇、马在吴淞创办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前身),倡导创办通海五中(南通中学前身)、医药纺织学校(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前身)、河海工程学校(河海大学前身)等一系列学校。
像中国所有的传统知识分子一样,张謇信奉“祖国和世界”。他的政治野心远远超过了他做生意的热情,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顽固和僵化。他从一个清朝皇室的保皇党变成了一个立宪党,然后又变成了一个中华民国的民主党。虽然他的道路漫长,但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以“民生”为第一要务。所有能使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政策和措施都可以方便地处理。
自1904年起,张謇担任江苏省咨议局发言人、中央教育主席、江苏省梁怀彦总理、南京国民政府首席工业官、北洋政府首席农业官、首席水利官。1914年,袁世凯因复辟帝位而愤然辞职,以布衣赴江湖实践“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梦想。
作为实业家,张謇没有研究过现代经济学中的所谓“代理问题”,但他对这个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担任农业和商业首席官员期间,他说,原来的“国有企业”(由该部经营的国有企业)“没有勇气引导人民发展他们的企业,他们是浪费和无效的。今后,工信部办的企业要停下来,听听人民的意见。”。
然而,时局颓废,民族工业衰退,张謇终于无法承受时代的车轮。1922年,棉纱市场突然转向,棉花贵了,纱线便宜了,盛达工厂陷入了债务危机。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棉纺织行业危机,大多数中小棉纺织企业纷纷倒闭。从1924年到1925年,盛达工厂濒临破产,被迫重组债务。包括许多银行在内的债权人接管了盛达工厂。1926年,张謇在南通病逝,此后一直挣扎到8月。
一代民族工业的先驱和宪政运动的领袖,就这样有些不情愿地去世了。然而,在过去的90年里,许多王侯已经化为灰烬,而张健,这位从未登上权力顶峰、又不富于敌人的人,却将不朽铭刻在了历史的史册上。
与张謇相比,袁庚一生中获得的浮名较少,70多岁时获得的“五品”(副部级)在体制内的金字塔中微不足道。但和张謇一样,袁庚的理想是坚定的,思想也不是僵化的。他年轻时是个军人,中年时从事外交和情报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关在秦城监狱,58岁时出狱。60岁以后,他又一次跃进,席卷全球,突破了“子”姓和“她”姓的思想束缚,把中国改革开放最具传奇色彩的先锋深圳蛇口工业区,留在了中国南方荒凉泥泞的土地上。他将自己的政治生命置于危险之中,率先在蛇口实施股份制,留下了中国最具活力的企业——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20世纪90年代后,这位老人平静地隐藏在历史舞台的背后。
中国80年代和90年代的改革是一部南风向北吹的历史,这一历史的核心是以深圳和蛇口为代表的务实、勇敢、负责和忠告的开拓精神。在这种精神观下的历史现实是,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和热情,并令人惊讶地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市场导向转变,使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从贫困和萧条转变为最具活力的市场经济国家之一。
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前进。袁庚留给我们的远不是几个企业和一个开发区的总结。张謇和袁庚都走了,但历史越长,我们就越能理解“伟大”和“传奇”的真正含义。
(作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标题:袁庚, 诠释传奇与伟大的真正含义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9569.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春节假期 投资宠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