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8-30 13:38:02阅读:

本篇文章4278字,读完约11分钟

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注重规模。整合后,滴滴快的将千方百计把高质量的用户从亏损的出租车业务出口到专车服务,而神州租车将把原来的自驾客户从短租出口到中国的专车。这种出口和转换过程对几个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在易使用汽车和滴滴打车的丑闻之后,滴滴和快克与秦晋结婚,而“悲伤”的易使用汽车立即上报商务部,而冷眼旁观的神舟专车却没有送上祝福。这种情感纠葛的背后,相当于偶像剧,它反映了行业的困惑和企业的焦虑,这是所涉及的企业很难向媒体倾诉的。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自合并案公布十几天以来,媒体对出租车行业的未来格局进行了大量的解读,但往往是基于具体的预设立场,而且由于缺乏数据支持,实际上存在许多毫无根据的猜测。在本文中,我们基于数据和业务逻辑来分析这个案例。

问题1:这笔交易的敏感性和微妙性是什么?

很多人最初对滴滴和蒯合并的消息感到震惊,因为交易中存在一些用正常的商业思维很难解释的问题,尤其是乌龙的丑闻,这款车很好用,真相的复杂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这笔交易的实质是中国式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商业计划的混合产物。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当然,首先是烧钱带来的成本压力。出租车补贴高峰出现在2013年底,这是移动支付快速成熟的关键时期。滴滴和高峰时期每天2000万美元的补贴让腾讯和阿里无法承受,就像迅销首席执行官卢传威所说的那样,这是完全“不可持续的”。2014年第一季度,腾讯基本上停止了对滴滴的财务支持。在残酷的竞争中迅速失血,不仅使其创始集团难以骑虎难下,也使双方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并购的另一个驱动力是资本水平。在高速迭代资本模式下,新一轮融资已达到7亿美元,面临着与优步相同的问题:以其燃烧的速度融资扩张非常困难,高估值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产品竞争激烈、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因此,优步和滴滴都将在2015年完成ipo。如果这两家公司继续恶意竞争,不仅不符合投资者的利益,还会大大增加融资风险。快达出租车曾从怡海汽车租赁公司吸收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作为回应,滴滴的程维曾与中国的汽车租赁业务有过接触,后者上市后资金充裕。然而,由于他自己的汽车品牌——神州特种车正在酝酿之中,双方的谈判以失败告终。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事实上,滴滴和蒯暗中计划合并已有数月,但当创始团队和多数投资者达成共识时,合并遭到阿里的顽固阻挠。由于担心掌握了微信支付门户的腾讯会在此次交易中获得更多利润,阿里一度有对此次交易行使否决权的冲动。因此,易于使用的婚车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并在这一交易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滴滴向阿里施压,公布了与易趣合并的“内部消息”。至少从结果来看,这种中国式的马基雅维利式的策略相当成功,而毫无理由地进入的易接近,肯定拒绝合作。首席执行官周航在微信上谴责一切都是“胡说八道”,甚至向商务部提交了一份反垄断报告。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在公司治理方面,滴滴和蒯的合并案采用了罕见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双重分享权力结构。新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在保留两家公司优秀基因的同时,避免恶性竞争是有利的,将来仍然可以并行独立开展业务,这纯粹是一个幼稚的谎言。二元权力体系在中国过去和未来都不太可能成功。即使在古希腊的斯巴达,两王制也有明确的分工。在共和时期,可以有许多罗马执政官,虽然他们有很大的权力,但他们的任期很短。在特殊时期,参议院仍将提名“迪克·普什莫尔”,拥有无限权力。中国创业型企业需要毫不妥协的执行力,而联合首席执行官的松散管理只能是自杀。尽管滴滴和蒯一再强调,合并后双方的管理团队将继续留任,但事实是,以陆传威为代表的蒯的团队肯定会辞职,而所谓新公司的传言更像是为了稳定军心而编造的善意谎言。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在这次交易中,腾讯和阿里率先完成了角色转换,他们的身份已经从战略投资者转变为普通金融投资者。虽然“两匹马”第一时间给新公司送去了祝福,但他们对公司的重大决策不再享有否决权,使不再纠结于两大金主之间的恩怨,独立经营,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意味着曾经让滴滴和蒯成功的输血支持将趋于弱化。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其次,众所周知,新公司的控制权已经转移给了滴滴,但有意成为焦点的刘清和程维仍留在整个交易中,未来的权力分配和平衡仍有待观察。

问题2:滴滴快的合并有多糟糕?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滴滴和快的合并将在中国旅游市场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巨人,这似乎得到了新公司市场份额的证实,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虽然旅游创新是科技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这个行业的许多内部情况仍然不为外人所知。比如滴滴、快的、一智甚至优步都不是上市公司,他们没有义务公布自己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这也使得对外的浮动讨论看起来像雾中之花,许多人挠不痒。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首先,优步的情况不足以作为参考,因为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2013年,优步单日收入达到1070万美元。更不用说在像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优步可以提取大约20%的总收入作为净收入。相比之下,由于中国的出行经验不成熟,滴滴不得不逆转优步模式,首先进入相对成熟的出租车市场,这导致了进入专车服务的时间较晚。在腾讯和阿里的帮助下,恶性竞争成为常态。优步的移动支付一直是通过信用卡进行的,之后又增加了贝宝等三方支付平台,而滴滴和快的主要依靠微信和支付宝,所以乘客支付给司机的车费很难被视为滴滴和快的运营收入。这两家公司占出租车市场的99.8%,这是他们不敢向商务部报告合并的信心所在。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我们在此披露一些数据,可以大致勾勒出这个行业的一些情况:

迪迪和蒯的收入是多少?准确的数字令人震惊。2014年,两家公司的总收入仅为2500万美元左右,几乎相当于优步两天的收入。如果横向比较汽车租赁公司,比如中国的汽车租赁公司,年收入超过6亿美元,那么规模小得多的汽车租赁公司也有1亿美元。在滴滴和快的糟糕的营收规模下,讨论垄断等问题无疑具有讽刺意味。单从专车业务来看,1号专车的日均订单量约为6-8万辆,滴滴专车的日均订单量略高于8-10万辆,其中来自北京的订单约占10-15%,但系统调度订单的成功率不到40%,大部分是由不满意的出租车业务进口的。平均单笔金额集中在50-80元之间。例如,2014年11月,1号特种车在同一个月下了订单。其中,新增会员18.8万人,表明专车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客户的推广和出租车业务的分流。由于补贴的过度竞争,订购用户的保留率不理想,5个月后的保留率低于40%。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好消息是,专车用户的月平均订单量有所增加,1号车的月平均订单量在整个2014年持续增加,尽管增幅不大,从1月份的2.37个订单增加到12月份的3.75个订单。从支付方式的角度来看,专车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需要的高频服务,这表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绑定信用卡和充值。根据1号专车的数据,2014年11月的充值人数达到14000人,总充值金额近400万,人均充值金额接近300元,这是中国专车上线后开展大规模充值和返利活动的根本原因。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然而,数据也显示,滴滴和快的在私家车服务方面存在明显的瓶颈。2014年7月,1号专车推出后,他们一直在大力拓展车源,与滴滴专车一模一样,但扩张速度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截至2014年底,北京只有400多辆汽车,在中国注册的司机总数不超过1.5万人。通过将这个数字与订单数量相匹配,可以粗略地计算出每个司机平均每天的订单数量大约是5-7个订单,这是九根牛一毛,而快客的月订单数量是3500万。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这些数据只能证实一个基本事实。滴滴和快的在商业层面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成功。在全新的特种车辆市场,他们才刚刚起步。平均每日订单量大致相当于易于使用的车辆,没有任何优势。2015年1月发射的神舟特种车订单量也接近这个水平。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注重规模。整合后,滴滴快的将千方百计把高质量的用户从亏损的出租车业务出口到专车服务,而神州租车将把原来短租的自驾客户出口到中国的专车。这种出口和转换过程对几个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跟进3:新专车纠纷的模式?

今年对所有旅游创新企业来说都是决定性的一年。可靠消息显示,优步和滴滴快的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于今年ipo。然而,事实证明,在中国,出租车应用并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行业门槛和准入机制。尽管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公众舆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在这一细分市场中获取利润仍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商业需求。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滴滴和专车服务的快速转型是大势所趋,但这种模式存在政策和法律风险。虽然两家公司多次声称100%与租车公司合作,但事实上,大多数中小型租车公司也依赖私家车,单纯依靠与租车公司签订合同是无法解决资质问题的。租赁牌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掌握在大型汽车租赁公司手中,比如中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China Car Learning),该公司仅在北京就有约1.3万个牌照,这有助于理解为什么1号专用车在北京运营半年后只有400辆车,而不到一个月前推出的神舟专用车仅在北京就有4000多辆营运车辆。不可能指望法律和政策在短时间内开放私家车运营,因为任何国家都没有先例,优步在欧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在专车服务中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损失。没有一种正常的商业模式能隐藏在创新的光环后面,但它正在经历无尽的损失。在腾讯和阿里等战略投资者退位后,滴滴快的将不得不认真考虑利润问题,他们以前创造大规模现金流但却亏损的模式已经结束。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以较早进入专用车服务的易用型汽车为例,除了短期经营失败外,一直专注于利润更高的专用车业务,但仍遭受长期亏损,未见任何逆转迹象。2013年全年,易使用车辆的月平均损失超过200万元,12月甚至超过1000万元。全年亏损总额达到5800多万元。2014年,平均月损失上升至1000多万元,主要是由于高服务成本和不受控制的广告。根据任何正常的商业理论,这样的公司很难维持。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如何实现盈利是专用车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当公司面临ipo的关键时刻,可以断言滴滴快的在并购后逐渐剥离其出租车业务以寻求止血。由于百度投资优步,特别是在被动充当滴滴快的施压工具后,原本依靠百度专车提供入口的易用汽车将面临运营风险。至于像汽车租赁这样的公司,由于规模小,暂时没有讨论的价值。

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相反,对后来的神舟专车更有利,因为它的主营业务“中国租车”已经上市,而且它已经定向从资本市场筹集5亿美元来拓展专车业务,所以它不缺资金,而且因为它用自己的车来提供服务,所以它的业务风险可以大大稀释,所以它可以专注于服务体验的改善和推广。当然,这个行业也有类似的后来者,比如春节期间的一人接送。2015年,对专用车的竞争可能会显示滴滴模式相对于汽车租赁公司的趋势。

标题:滴滴快的合体:敏感与微妙处在哪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6085.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