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复“李家城”
本篇文章4172字,读完约10分钟
Cfp图
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威康路7号、11号看着成阁拥有的房产,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香港所有的商店都受到程哥的祝福。这是香港小学生在2013年初写的一篇题为《李氏家族的城市》的文章,列举了在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李氏家族的产业。那一年,李氏家族的产业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动荡,如工人罢工、财产出售和撤资。
2014年,除了不时有报道的欧洲并购之外,李家族一直保持低调。然而,在2015年的第一年,甚至在农历新年之前,中国首富李嘉诚就投下了一颗炸弹,重组商业帝国,成为一家离岸公司。近年来,相继抛售了内地和香港资产的李嘉诚,选择了这一次大举行动,这意味着产业的变化还是财富的变化?
世纪重组
1月12日,香港股市收盘,长江实业上涨14.74%,收于143.2港元,创下2014年11月27日以来的新高,总成交额为2801.5万股,成交额为40.22亿港元;和记黄埔股价也上涨12.53%,至98.35港元,成交额为4611.57万股,成交额为45.56亿港元。
美国时间1月9日,在美国上市的长寿和黄煌的存托凭证(adr)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溢价较大。同一天,昌实adr收盘价为139.56港元,较香港收盘价124.8港元溢价11.8%;黄的adr收于96.25港元,较香港87.4港元的收盘价溢价10.1%。
如此辉煌的业绩来自李嘉诚突然宣布的重组计划。
1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宣布重组,主要目的是对两家集团的业务进行重新分类,并简化结构。外界称这次重组为世纪重组。
具体重组方案是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合并,并变更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河),接管两大集团的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电信、零售、基础设施和能源;房地产业务将由另一家新公司长江实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棣)办理,该公司将以介绍的形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外,和记黄埔集团提议收购哈斯基已发行普通股的6.24%,和记黄埔提议通过协议安排向和记黄埔计划股东提供股份交换,以取消所有和记黄埔计划股份。据了解,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哈斯基能源公司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专门从事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业务。李嘉诚私人持股约36%。
股权方面,交易前,李氏家族控股信托持有长寿上市公司43.42%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李氏家族控股信托持有长河及常棣上市公司30.15%的股权,其他股东占69.85%。
李嘉诚为什么开始大规模重组?他自己的解释是,重组完成后,有利于提高股东价值,最重要的是股东不会遭受损失。完工后,它将显示两家公司的实际价值增加了多少。
根据长实和和记黄埔的公告,通过取消现有的层级控股结构,和记黄埔的股份将不再被间接持有,由此产生的控股公司折价将被消除。因此,该计划可以立即为股东释放价值。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师保罗路易(Paul louie)指出,昌石和和记黄埔宣布了本世纪的重组,这是自1997年昌建被注入和记黄埔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据信,重组将在三个方面对股东有利,包括将三级控股结构分为两层,以消除控股公司的折价,优化资本结构和增加股息。
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分析师本杰明罗(Benjamin lo)表示,通过取消控股公司来消除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重叠,预计将释放430亿至950亿港元的股价贴现值。同时,重组将为集团的长期并购带来更大的灵活性。
罗康瑞表示,届时昌河将拥有高达1,070亿港元的资金,这将为其未来在电信和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进行全球并购提供坚实的金融基础。
与此同时,从股价表现来看,股东和投资者似乎都购买了它。
根据HKEx的股权披露数据,由于重组消息公布后股价上涨,李嘉诚的总资产增加了约300亿元。
兑现数百亿
尽管股价的上涨为重组创造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局面,但向离岸公司的长期转型再次引发了有关李嘉诚退出香港的讨论。
在此次宣布的一系列重组交易中,昌河和常棣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将由中国香港改为开曼群岛。
李嘉诚在有关两家公司重组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昌河和常棣仍在香港上市,这一安排与撤资无关,主要是为了方便业务。过去10年,超过75%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在开曼群岛或其他海外地区注册。这不是因为他们对香港没有信心,而是因为做生意方便。
这75%的公司包括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你说他们搬去注册了(搬去其他地方注册了)?李嘉诚在新闻发布会上问记者。
继承李嘉诚及其部门全部资产的长子李泽钜也表示,这一重组计划是去年下半年才想到的,做生意的主要考虑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不是考虑香港的商业环境。
然而,近年来,李嘉诚在香港和内地大量抛售资产,引起外界关注。
2013年8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先后宣布出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惠晶中心写字楼、广州西城区都汇广场及停车场,总价值约410亿港元。
2014年3月底,和记黄埔宣布出售屈臣氏24.95%的股权,并以440亿港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同年3月14日,和记黄埔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和记港口信托(Hutchison Port Trust)减持了其在亚洲集装箱码头60%的股份,套现金额高达24.72亿港元;李嘉诚控制的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长垣集团在2013年大幅减持,套现数十亿元人民币。
此外,据报道,哈奇森·惠姆波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电力工业公司正在将其在香港的供电业务分拆上市,估值高达50亿美元。他的房地产王国长江实业已经将位于香港新界的金斯伍德银座购物中心易手。
据媒体统计,自2013年年中以来,中国首富已出售资产,累计现金超过800亿元。
在此次重组计划中,李嘉诚将原来的持股比例43.42%改为30.15%,并变相将房地产业务减少了13.27%。与此同时,李嘉诚将直接持有和记黄埔1.07亿股的股份,从目前的30.15%到未来的30.15%,这相当于增加了他在非房地产业务中的持股。再加上之前两年卖地不买地的行为,外界质疑李任潮是在看空的房地产业。对此,李嘉诚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香港的房地产业务是100%盈利的,而99.99%的内地业务不会赔钱。拆分房地产业务后,常棣将专注于房地产。如果加上内地的储备土地,常棣将成为一个房地产巨头,这将有助于其估值的上升。
李嘉诚似乎仍然对蓝迪充满信心。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房地产公司未来每年将有100亿港元的固定收入。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的负债率分别低于2%和20%。据信筹集资金并不困难,将来仍将是空。
李嘉诚的帝国拥有庞大的产业和广泛的利益,但这也是它的弱点。该行业利益广泛,但鲜有亮点,且股权结构过于复杂,无法形成协同效应。一家欧洲投资基金在香港的股票策略主管马克丰(Markfung)表示,近年来,出售资产、拆分资产、上市和重组都是在重组李氏集团的资产。一方面迎合了香港本地投资者的口味,另一方面也为集团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化趋势
李嘉诚在出售香港和内地资产的同时,大举收购海外资产。
自2010年以来,长河区已完成11项香港和mainland China以外的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其中欧洲占96.75%。
根据和记黄埔2014年中期报告,其欧洲业务在2014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为118.97亿港元,占公司总利润的37%,其中只有英国占27%。然而,中国业务的营业利润仅占26%,达81.28亿港元。
此前,2013年,和记黄埔欧洲实现营业利润239.98亿港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37%,而香港和内地业务占利润总额的35%,达226.86亿港元。这也是和记黄埔欧洲业务的贡献首次超过香港和内地业务的总和。
相比之下,2012年,欧洲业务占和记黄埔营业利润的34%,总营业利润为195.56亿港元,低于香港和Mainland China 201.18亿港元的营业利润。
在大规模收购欧洲业务之前,2008年和记黄埔欧洲仅贡献了12%的营业利润,而香港和内地贡献了45%。
在欧洲投资中,英国是主要战场。近年来,长江集团已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历史投资总额超过3,720亿港元。仅就基础设施而言,昌河集团为英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天然气配送服务,其英国电网控制着英国30%的电力供应;去年收购的英国水务公司为超过7%的英国人口提供了水,这对英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除了欧洲,李嘉诚还在向澳大利亚扩张。自2014年年中以来,李嘉诚在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做出了巨大努力。目前,李嘉诚正积极通过其在新加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盛世资产和自有的高峰发展基金进行资本配置,以布局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和东南亚房地产市场。中国首富李嘉诚在澳大利亚进行了大量投资,给了澳大利亚房地产投资者很大信心。
在投资领域低调搬迁的背后,李嘉诚的投资方向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销售大量商业地产项目的同时,李嘉诚将投资重点放在创新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线广告和新媒体。例如,2014年1月,其维多利亚港投资公司向美国比特币支付公司bitpay注入了约270万美元;6月,参与了现代牧场,投资3d打印技术与生物组织工程相结合;今年7月,它向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初创公司traity注资470万美元;12月,长江实业宣布入股AVIC国际,李嘉诚的下一个投资方向也瞄准了飞机租赁行业。
在201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嘉诚直言不讳地表示,99%的资产将在两年内被53个国家拥有。李嘉诚直言不讳地谈到了完美的海外逢低吸纳扩张战略。
作为中国首富,李嘉诚集团走出去是不可避免的。方舟子表示,从中国的战略背景来看,中国最富有的人的逢低吸纳战略的确非常精确。
香港金融评论员梁海明也写道,由于昌河部门近年来跨境并购频繁,进一步国际化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王牌和大趋势。在这种考虑下,李嘉诚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成为更国际化的公司后,不仅可以缓解西方国家对其公司经营是否会受到任何国家政府干预的疑虑,还可以进一步展示李嘉诚公司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不仅会提高其在国际社会的信誉和影响力,也有利于各国政府,这将有助于李嘉诚投资欧美企业,为李泽钜的接班人打下更深的基础。
只有对香港居民来说,适应李嘉诚的生活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很大变化。
标题:香港不复“李家城”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4808.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